<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實施政府部門信息共享的四條基本思路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0-25

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政務信息公開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如果某項政務信息屬于信息公開范疇,任何公民都有權獲得此項信息,此項信息可以在不同政府部門共享使用是不言自喻的。因此,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可以定義如下:政府部門擁有的,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疇的信息,為履行政務職能,可以在不同部門之間共享使用。 

因此,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共享,任何可共享信息,都不能在所有部門、所有工作人員之間普遍共享,只能履行公務所需有限范圍內共享。

四類范疇

政府部門信息共享范圍,主要可分為四類: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工作秘密。 

1、國家機密:這是由“保密法”所規定的絕密、機密和秘密三類信息構成。屬于國家機密信息共享,均應由相應法律、法規、法令所規定,并由相應的管理部門所確定。 

2、商業秘密:目前尚無相關法律全面規定哪些信息屬于商業秘密。總的來說,企業法人有相當一部分信息是屬于必需公開的(如“亮照經營”),這與個人隱私是不同的。比較敏感的商業秘密信息主要有兩類。一是經營秘密,例如財務、稅務等信息。相關法律明確保護此類信息。不同性質企業也有不同情況。例如,上市企業必需公開其相當一部分經營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非上市企業則屬于商業秘密,他人無權強迫其公布。二是關鍵性技術(管理)知識和訣竅(Know-How)。 

3、個人隱私:原則上。屬于個人的數據,都是個人隱私,都應得到保護。只有極個別信息,如性別,不屬于隱私。目前我國尚無法律明確全面保護個人隱私,只有少數財務狀況類信息(如銀行存款、納稅等)有相應規定。

個人信息的隱私敏感度是不同的。由于社會習俗的不同,同一項信息的隱私敏感度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也是不同的。例如,年齡在西方國度是十分敏感的隱私數據,在我國卻屬于不很敏感的數據。但隨著各國人員交流增多,隱私敏感度有趨同的趨勢。因此,不能對當前還不太敏感的個人數據保護問題掉以輕心。 

針對我國的情況,個人數據的隱私敏感度大致可分為四級:①無隱私性:如性別,②一般隱私性:如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民族等,③較高隱私性:居住地址、照片等,④高隱私性:主要有三類:財務狀況、健康狀況和兒童相關數據。原則上說,隱私敏感度越高的信息,管理與保護措施應越嚴密,信息共享的范圍也越小。例如;個人存款情況,只有執法部門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才可與銀行共享等。 

4、工作秘密:工作秘密的嚴格定義,是需要相關法律來界定的。但是,在當前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由于實際需要,還是必須有一個基本的界定。顧名思義,工作秘密的基本特點是在政務部門某項工作(例如起草一項文件)的進行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如果該項過程已經結束,那么其相關信息或者是屬于政務信息公開范疇,它不再是秘密;或者是屬于國家秘密,就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總之;它不再是工作秘密。

其次,即使是工作過程中的信息,絕大多數仍應是政務公開信息范疇。只有兩種情況才能成為工作秘密。一是它可能成為國家秘密,在工作過程不保守秘密的話,等于泄漏了國家秘密。二是,盡管肯定工作過程結束后是要公開的,但是,在未到公開時刻,不恰當的泄漏,將會造成重大社會經濟負面影響。一個典型例子是關于股票市場的信息。通常一項關于股票的決定(法律、法規、政策等),將被投資者解釋為“利好”或“利空”,或者某些投資者認為利空,另一些認為利好等等。總之,通常會引起市場的變動,從而引起不同投資者的得益或失利。如果在公開時刻前泄漏,甚至泄漏不準確的信息,將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在此,要強調的是另一方面的問題,工作秘密不是政務信息公開的避風港,應該正確把握。該公開的(包括工作過程中)的信息一定要公開。確有需要保守秘密的,一定要保守好,但不能隨意擴大范圍、擴大時限。 

實施之法

實施信息共享基本思路可以歸納為:需求導向,職能依據,共贏策略,逐項安排。 

1、需要導向:政務部門之間信息共享,不是互聯網上瀏覽信息,而是應該有很明確的需求的。或者是為了落實政府部門間“齊抓共管”,或者是為了避免不必要重復建設或重復工作,提高政務部門的總體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和社會成本,或者是為了更好地為公民和企事業單位服務。等等。

2、職能依據:以行政職能為依據。參與共享的各方,必需是在其行政職能中有獲取共享信息的依據。否則,按照保守秘密的一般原理,不是必需的部門和個人就不應參與共享,以免不利于保守秘密。 

3、共贏策略:這是信息共享安排成敗關鍵,在信息共享工作中,如忽視共享各方的合理權益的保護與尊重,刮“共產風”,信息共享是落實不了的,即使啟動了共享項目,也堅持不了。所以,一定要有共贏策略,即參與共享的各方,總體來說,從共享中都感到“有所得”,共享就能成功并發展下去。如果共享安排讓人感到只有一方是“贏家”,其他各家則是“出力出信息”,那肯定是不行的。 

4、逐項安排: 信息共享工作是非常復雜細致的工作,千萬不要指望發一紙“紅頭”文件,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不同的共享信息,需要不同的安排。認為只要政府建立起現代化的“政府數據中心”(GDC, Government Data Center),把要共享的信息集中存放,信息共享就能解決的想法,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技術空想,從來沒有成功的先例,以后也不會有。 

總之,每項共享安排,都必需從需求、目標、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工作流程(數據共享與更新)、規章制度、考核、各項技術設施(包括必要的安全設施)等各方面全面安排并落實。想走“捷徑”是不行的。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