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1-06

當前,我國電子政務正在進入一個以深化應用為顯著特征的新階段,要求電子政務建設必須從政府的整體職能出發,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建設跨部門的協同政務應用,這就對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誤區 

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是一個為了某種應用目的對政府業務和信息資源進行梳理、分類、組織、標準化,以滿足政務業務協同對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需求的過程。它不只是一個技術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管理機制與規則的過程。同時,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應體現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府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以滿足政務業務協同對信息資源共享的需要。 

政務協同中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使得信息資源整合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熱點之一,各地區、各部門都在積極推進。但總的來看,仍然存在著以下誤區: 

一是建立大集中的數據中心。有的地區、部門試圖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大數據庫,將分散在各政務部門的信息不加分別的集成在一起,好像這樣就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整合。其實,這種方法不過是將一些分散的、小的信息孤島變成了一個更加無序的、混亂的大的信息孤島。 

二是有的地區、部門試圖將信息資源全部物理的集中在一起,沒有考慮到政務信息與業務的密切相關性和動態變化性,常常的結果就是一集中就“死”。 

三是有的地區、部門只從技術層面考慮對數據進行整合,建立數據倉庫,沒有對政務業務和信息資源進行梳理,往往是構思了一個理想化的空中樓閣,在數據倉庫項目進行了很長時間都還確定不了信息的第一數據來源和責任部門,或者不知道由誰來維護數據,造成了一堆信息垃圾。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是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對分散在各級政務部門、各領域、各地區的政務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組織,形成邏輯上集中,物理上分散,可統一管理和服務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為使用者提供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發現和定位服務,實現政務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和信息服務的政務信息資源管理體系。 

通過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可以解決政務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問題(3WH)。即What―有什么政務信息資源?Where―需要的信息在哪里? Who―誰提供?誰使用? How―如何發布?如何查找?如何使用?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的一般組成如圖所示,是由政務信息資源分類目錄和信息資源目錄組成。 

政務信息資源分類目錄由按不同應用主題建立的信息分類體系組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有基礎信息目錄、部門信息資源目錄、應用共享信息資源目錄等,通常由描述信息資源的名稱、主題、摘要或數據元素、分類、來源、提供部門等元數據組成。政務信息資源包括業務職責、政策法規、規章制度、業務流程、業務系統信息資源、業務數據庫信息資源和其他信息資源等。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遵循相應的信息資源描述標準規范編制,如描述網絡資源的都柏林核心元數據DC、美國政府信息資源元數據GISL、《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等標準規范,主要包括政務信息資源分類標準、唯一標識符編碼、核心元數據等。 

為了實現電子政務應用中的信息共享,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從2002年開始就對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 

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中辦發〔2002〕17號文件中,在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中第一次提出要“研究和設計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 

200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出:“依托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和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支持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文件(國信〔2006〕2號)發布的《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把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進一步定位為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基礎設施,提出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電子政務建設的核心,今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依托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實現信息資源橫向共享和縱向匯聚,逐步實現政務信息按需共享。 

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 

在進行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前,需要研究信息整合的依據、整合機制、整合方法、整合標準等難點問題,需要摸清誰是相關政務信息資源的產生者、誰是需要共享的部門、資源現狀如何等情況,提出信息整合的依據、方法和機制,建立信息整合的標準等。 

從政務信息資源的特點和應用需要來看,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務活動密切相關,政府信息資源產生于政府活動的各個環節和部門。在政府的政務活動中,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能、辦理業務和事項中隨時都需要和產生政務信息資源,它的存在和分布是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并且大部分政務信息資源隨著政務業務的開展不斷產生和變化,是一種與政務活動相關的動態信息資源。所以,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應體現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府業務之間的關聯性和動態性,建立以業務需求為依據整合政務信息資源的機制,以滿足協同業務對信息資源共享的需要。 

政務信息資源與業務密切相關的特點要求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方法應適應政務業務和信息的動態產生和變化。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就是從業務應用出發,梳理業務辦理的流程、職責、依據等,編制信息資源目錄。如針對企業登記注冊業務,需要通過調查和梳理相關的業務環節和部門根據業務流程,梳理和分析業務相關的信息,并且根據相關的政務信息資源描述規范和分類規范描述以及標識信息資源,編制面向業務的政務信息資源分類目錄和共享目錄,在目錄體系的基礎上進行政務信息資源整合。這樣的整合方法為政務信息資源的動態有機整合建立了基礎,可以適應政務信息隨業務處理而動態變化的特點,同時通過目錄編制明確了資源提供者和共享部門,為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長效機制提供了依據。 

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可以根據業務需要,依靠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以各種方式整合政務信息資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描述和記錄了政務信息資源的名稱、業務屬性、主題、分類、來源、提供部門等各種屬性,即信息資源的元數據,通過元數據描述協同政務流程的上下環節關系和信息資源共享的需求。據此,既可以通過信息資源元數據(資源目錄)直接查詢和定位政務信息資源;也可以在業務運行的過程中通過交換服務目錄由交換體系實現政務信息的動態交換和整合,保證共享的信息資源是最新的和準確的。兩種方式都可以避免信息資源機械集中時產生的過時數據。 

根據協同政務信息共享的需要,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還可以在政務部門內部進行全面的業務梳理和信息資源調查,編制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對部門信息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同時可以根據某個應用主題,站在跨部門的角度進行業務梳理和信息資源調查,根據業務需要明確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需求,建立政務應用信息資源共享目錄,如應急指揮、領導決策等信息資源目錄,為實現跨部門的按需整合和共享政務信息資源提供依據和基礎。 

針對主題應用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需要在梳理各政務部門職責和業務的基礎上,分析應用主題的關鍵要素,提出與該應用主題相關的信息指標體系,圍繞信息指標調查、收集和編制信息資源應用共享目錄,依據目錄整合相關政務信息資源。如領導決策信息資源的整合就需要分析領導決策的信息需求,通過梳理各政務部門的核心業務和了解領導工作的重心,設計領導決策信息指標,圍繞信息指標收集政務信息資源和編制目錄,在此基礎上對政務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可以為領導決策提供相對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支持。 

綜上所述,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具有業務驅動、按需整合,滿足信息整合整體性原則及標準化的優勢,可以支持在協同政務中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需求,同時可以適應政務信息資源隨業務動態變化的特點,保證整合的政務信息資源及時準確,是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的先進手段,是政務協同建設的基礎設施。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