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基層電子政務的癥結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1-09

基層電子政務與百姓生活休戚相關、聯系最為緊密,是連接政府和人民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是整個社會信息化的基石。 

基層電子政務是指縣、鄉(鎮)級及其下屬的政府機構(包括城市社區、街道辦、自然村等)以及政府部門的派出機構的信息化。這些機構是我國政府職能執行的基本組織,也是政府組成的基本單元。同時,這些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是之前電子政務建設的盲點,也是未來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共設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00多個市(地區、州、盟)、2800多個縣(縣級市)以及38000多個鄉(鎮)。除自然村/社區辦事處外,基層政府的數量就超過省市級政府100倍之多。如此龐大的數量,決定了基層電子政務的市場規模將是非常可觀的。然而基層電子政務在吸引越來越多廠商關注的同時,卻日益凸現出好看不好吃的困境,被視為一片鋪滿黃金的沼澤地,主要有以下幾類問題。 

第一,條塊分割的矛盾。 

政府行業信息化可分為“條”電子政務和“塊”電子政務兩部分。所謂“條”主要指“十二金”工程等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化建設; 所謂“塊”主要指各級地方政府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條”電子政務和“塊”電子政務相互交叉構成了政府行業信息化的基本框架,“條”電子政務在地方政府層面必然受到“塊”電子政務的影響,而“塊”電子政務在行業管理部門又較大程度地受到“條”電子政務的影響。 

行政管理體制中條塊分割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電子政務建設,研究表明,電子政務水平越高的城市,條塊分割的沖突越激烈。 

第二,易陷入“目標不清晰”的陷阱。 

國家早就出臺了有關信息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但是具體到基層信息化建設,卻仍然缺乏明確而又權威的指導意見,因此一些地方在開展基層信息化建設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統一的建設模式與內容服務提供方式。 

此外,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導向不夠清晰。除了少量較為成熟的電子政務系統外,其他大都沒有特別清晰的目標導向。因為目標導向不清晰,加之多數IT服務商對政府信息化和政府業務的理解不足,所以造成信息化的需求很難被準確把握。再加上政府部門對項目管控的力度也有限,最后建成的系統功能和實際需求往往有很大偏差。 

第三,系統升級和資源整合的困境。 

不少小城鎮信息化建設的試點項目往往是由某個部門出于本部門的工作發展需要獨自承擔的,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資源整合的東西會越來越多,來自其他部門的阻力也會逐漸增加,對整體信息化制約較大。另外,起步較早的應用系統由于無法適應后來需求,需要升級,但由于技術、人員以及成本方面的問題,往往無法滿足切實需要,致使很多系統閑置不用。 

第四,難以實現“產品化”。 

產品化程度低是電子政務難的癥結所在。同企業信息化相比,政府信息化的難度更大。企業的很多環節,比如工作流程、機構設置等,都是可以調整的,而這樣的調整在政府就顯得比較困難。這種情況的直接后果就是,軟件廠商二次開發的工作量比較大,產品化程度上不去,從而也就影響了軟件廠商的利益和積極性。 

第五,難以滿足“差異化需求”。 

基層政府信息化發展不均衡,各地、各部門的差距很大,需求復雜,造成常規的產品規劃很難滿足不同地區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第六,軟件廠商“做大”和“做專”的矛盾。 

做大,即提供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 做專,即做專業的單項業務提供商。對廠商來說,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能力相對就會弱一些,而做專業的單項業務提供商,整體規劃能力就會有所欠缺。從市場角度來看,做大可以在更多領域取得效益,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軟件廠商往往是在多個項目間疲于奔命,容易喪失競爭力; 做專,雖可以提高細分市場的競爭力,但風險系數較大,而且往往無法滿足客戶的整體規劃需求。 

第七,有償服務的困境。 

據有關資料,國外軟件與服務的比例是3∶7,而國內的往往是7∶3,這反映出中國用戶還不夠成熟,對軟件和服務應有的價格認識不夠。激烈的行業競爭使軟件企業為控制成本,往往降低服務質量,或提高服務價格,以此求得生存空間。然而服務方面的調動空間有限,軟件產品和服務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大量“一單式”企業存在。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