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網站群”與中國特色電子政務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1-21

一位司長正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個Alexa排名。 

要找的是“最受歡迎的欄目”,下面第一個選項是“商務部政府網站群”。短暫的loading之后,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是一個排到第三十九名的長尾形狀的藍色統計圖。排在第一的是商務部新聞發布網站;排在第三十九名的是中國商品網。在它之后,長尾仍在繼續,第四十一名,是“紡織服裝頻道:國際市場”;第五十名,是“特殊內貿行為市場監測系統”,仍有2571個點擊。 

我的目光停留在“網站群”三個字上。 

我用“國外網站群”這個主題詞,在百度和谷歌上快速搜索了一下,沒有任何符合標準的結果。這不是搜索引擎出了問題,我忽然意識到――國外也許根本就沒有“網站群”這個概念;網站群,是地道的中國貨,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象VCD和短信等“土特產”一樣,美國人不能理解它們是什么東西,并不妨礙它們因為符合了中國國情,而在中國大行其道。 

網站群,并不是簡單指網站的復數形式websites,也不是指同一個公司下的一群網站,象微軟的網站。網站群是特指具有統一的數據結構、統一的技術形式、統一的主站點頁面而運行主體不同的一組網站的集合。目前,網站群主要在我國電子政務中廣泛應用。專家楊冰之認為,網站群代表了“電子政務發展新趨勢”。 

網站群,是由中國特殊生態環境孕育出的特殊網絡形式。 

網站群興起是由我國特殊生態環境決定的 

當前,我國與發達國家電子政務所處階段不同。發達國家電子政務已經普遍從“職能優化”階段發展到“流程再造”階段,我國受到“工業化沒完成”這一國情條件限制,電子政務還停留在“職能優化”階段。條塊分割,是我們對“以職能為中心”的行政體制的形象說法。 

落后的國情與發展的潮流體現為一種矛盾:一方面,政府要向服務型轉變,民眾要求一站式服務,已經在客觀上提出了梳理流程的需求;另一方面,條塊分割體制又不能為流程再造提供政令依據。這已成為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一個主要矛盾。 

富于戰術智慧的中國人,繼發明“以項目為中心”的電子政務繞過這一矛盾之后,又在實踐中摸索出“網站群”這一新的形式。最初以網站群方式建設電子政務的,是商務部網站。商務部網站與其它部委網站一個明顯的不同,是在商務部本身政府網站之外,集成了不同省市、不同行業的成百上千個商務子網站。象上面說的中國商品網、紡織服裝頻道等等,都是它的子網站。由于匯集了子網站的點擊,商務部網站的Alexa排名超過了許多主要發達國家商務部網站,一直穩居全球前三名之列。在中國這樣一個電子政務整體水平不高的發展中國家,網站群使我們獲得了電子政務發展上的局部優勢,這是很耐人尋味的。 

網站群:“電子”背后的體制含義 

1、統一數據結構的體制改革意義:基于信息資源的流程整合 

網站群的第一大特色,是以信息帶流程。當前,網站群這種發展模式,正象急風驟雨一樣,在全國各省市電子政務網站建設中異軍突起。這從最近“政府網站群建設與運營高峰論壇”的火爆局面可見一斑。據我觀察,網站群中一些做法,對國外可能沒什么意義,但在中國卻不同,實際上起著在政務改革滯后條件下一種實踐突破作用。最集中的一點,就是通過信息資源共享進行流程整合。 

既然無法通過重塑政府式的流程再造,進行政務本身的流程梳理,把突破點放在信息資源上,就成為一種很自然的選擇。網站群的一大特征是統一的數據結構。看起來只是技術,卻有深意存焉。由于主網站與子網站、子網站之間數據結構統一起來,那么由于條塊分割造成的信息流的人為割斷,就失去了技術合理性。信息共享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舉例來說,某個部門的一條消息,由于格式相同,可以通過軟件自動生成在與它有關的其它業務部門界面上。這時候,權力并沒有發生轉移,機構也沒有合并,流程也沒有再造,但在信息資源這個層面上,卻完成了資源整合。這是對現有體制部門分割的一個突破。 

2、統一技術形式的意義:節約的電子政務 

網站群的第二大特色就是統一的技術形式。采取網站群之前的一般做法是,每個網站自己找自己的技術服務商,各自投資,各自建設,不便于數據整合不說,首先在費用上,就是一筆很大的浪費。而且,建出來的網站,樣子和功能都差不多。這種重復建設,是電子政務中的普遍現象。以申請到發改委的電子政務項目為例,總申請達到4960億元,超過20億的項目有八個,要求設定專網的有13個,要求建安全認證中心的19個。一位領導形象地稱之為“相對獨立地建設煙囪”。 

網站群的建設方法,有效地解決了網站建設中“建煙囪”的問題。同一級政府下的各個部門以及相關的商務網站,采取同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建立一系列“克隆版”,可以有效地節約建立子網站的費用。各個子網站,有能力的,可以在標準模版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定制自己的模塊。這樣可以滿足大多數政府網站起步階段最基本的建設要求。 

建設節約的電子政務,是中國國情下推進電子政務的又一大特色。 

3、主站與子站結合模式的意義:治理模式的雛形 

網站群的第三大特色,是主網站的整合與子網站的獨立相結合的治理模式。在網站群中,主網站的作用,是形成同一主題的網站集群。比如商務部的網站,集中的主要是與商務直接間接有關的各個網站,形成規模效應是它的突出優點。另一方面,子網站可以是完全獨立的主體,它既可以成為這一集群的子網站,也可以成為其它圈子中的子網站。 

網站群的治理結構不同于政府機構,它的范圍可以不限于政府組織,可以是社會組織,可以是企業。網站群可大可小,可伸可縮。這意味著,社會可以通過網站群形式,與政府相成互動,形成平等的治理關系。“首都之窗”網站群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廣泛大量地聘請社會上的義務人員參與管理和監督。百分之九十的黑客攻擊和網頁故障,都是由這些義務人員首先發現的。這種由分散的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做法,非常符合互聯網的分布式特征,可以解決集中模式難以解決的一些難題,是一種新的治理模式。 

網站群還有大的潛力 

事實上,網站群的發展,還具有超過我們現有認識的潛力。 

舉例來說,我驚奇地發現,博客技術,居然在我國網站群中被大量采用。這不禁使人對中國電子政務另眼相看。 

不久前,歐盟IPTS研究所Jean-Claude Burgelman教授有一席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在歐盟,在線電子政務已占了政務的72%,可實際使用率只有6%。為什么呢?因為低效的政府上了網,還是低效的。他畫了一張圖顯示,電子政務使用率曲線一直是平的,而相比之下,博客卻在急劇增長。他提出,電子政務為什么不能搭在博客這個高效的快車上,提高應用增長率呢?Burgelman教授認為我們應該思考,對于網絡重新復興階段出現的急劇增長的應用,特別是博客,是否考慮要將其納入政策領域。 

沒想到,中國博客人數不僅世界領先,而且在網站群建設這樣的電子政務中,也率先提供了世界性的經驗。這是可喜的事情。當然,很多地方在這樣做的時候,是無意識的。我認為我們應當重視所有WEB2.0形態的新生事物――博客是其中一種――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只是把博客技術同政務應用聯系在一起,讓官員通過博客管理網站群中的子網站;明天,我們也許會把博客當作政府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紐帶,通過網站群的社區治理模式,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某種中國經驗。想一想吧: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的民工和賣大白菜的人,通過手機博客聯進網站群,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中國會變成什么樣?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