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澳大利亞電信詐騙日趨猖獗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1-29

   11月27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一項打擊電話詐騙的新計劃,將在整個通信行業試行三項措施,包括設立黑名單阻斷偽裝成權威機構的詐騙電話、識別并屏蔽那些誘騙回撥以收取高昂費用的詐騙電話,以及定位實施詐騙的海外電話。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飽受電信網絡詐騙困擾。據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運營的詐騙監察平臺Scamwatch統計,2019年澳大利亞人報告頻率最高的詐騙套路為釣魚詐騙、威脅生命或拘捕、身份盜竊和虛假賬單。

這些手段十分老套,成功率卻不低。2019年,僅在Scamwatch一個平臺上報告的詐騙就有近14.5萬起。據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統計,2019年詐騙給澳大利亞人帶來的損失已達5.32億澳元(1美元約合1.48澳元)。詐騙帶來的經濟損失在逐年增長,2018年這個數字為4.89億澳元,比2017年的3.4億澳元高出44%。

澳大利亞成為詐騙分子的狩獵場,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淡薄有關。盡管澳大利亞人日常生活中比較注重隱私,不會輕易告訴陌生人自己的手機號碼,但是很多人對網絡上的數據泄露并不設防。據《每日郵報》澳大利亞版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56%的辦公室職員個人數據在網絡釣魚詐騙中被盜。其中只有30%的人采取了更改密碼等預防性措施,90%的受訪者相信自己能夠識別騙局。他們還普遍認為,應該有其他機構負責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同時,掌握大量個人信息的機構在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表現也令人擔憂。今年8月,澳大利亞網絡安全智庫“深度安全”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里,38%的公司沒有進行過任何正式的網絡安全意識培訓,70.1%的數據泄露由人為錯誤直接造成。此外,63%的機構沒有設立專門的網絡安全部門,55%的機構沒有設置任何網絡治理平臺。忽視網絡安全,讓澳大利亞的數據泄露事件從去年2月以來激增了7倍。

面對日趨猖獗的電信網絡詐騙,澳大利亞政府采取多種應對手段,但收效并不明顯。比如,設立網絡犯罪在線舉報和欺詐報告平臺,通過大數據來研究其分布規律,對公民作出警示。通過公民身份識別和金融交易監管系統,幫助受害者追蹤交易記錄,盡可能挽回損失。

(本報堪培拉11月28日電)

《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9日16版)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