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經有很多工業機器人,但是在未來,AI技術會更多地注入中國下一代工業機器人。”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烏思克爾特在30日于浙江紹興召開2019中德高端制造峰會上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雖然起步晚,但是厚積薄發。現在很多自動化生產創新的德國公司,對中國的市場充滿興趣。在整個世界都需要進行轉型的時期,希望德中兩國一定要攜手,共同合作,讓兩國的民眾獲益,讓全世界共同獲益。”
漢斯·烏思克爾特提到,包括中國在內,當今世界面臨著兩撥數字化的浪潮,第一波浪潮是如何將商業的流程、企業的資源與規劃數字化,第二浪潮就是如何在數字化浪潮中去融入智能與智慧。
而如何加快人工智能在中國企業的落地,漢斯·烏思克爾特說,“這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也就是最外面一層就是基礎設施的構建,這需要企業對產品構建起相對完整的物聯網體系,同時要求企業對質控有一定的把握;在第二層面,企業還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保障服務,比如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后期的供應鏈管理等;第三個層面涉及到政府層面,比如說政府關系管理,還有稅收的管理都在宏觀上對數字化的進程產生影響。”
漢斯·烏思克爾特對于中國政府對人工智能行業的大力支持的態度表示贊賞。他說,在學術研究方面,歐洲關于人工智能的學術報告是較為完善而且相對較早的,在技術研發方面,美國對于人工智能的研發利用擁有較早的歷史,對中國而言,雖然這兩方面都稱不上最早,但是中國企業對于人工智能的開發運用是最廣泛的。“在中國的街頭,刷臉就可以購物,‘大數據治理’‘智慧城市’的理念也深入政府的管理框架當中,這在歐洲是難以想象的。”
“很多德國公司,對中國的市場充滿興趣。在整個世界都需要進行轉型的時期,我希望德中兩國一定要攜手,共同合作,讓兩國的民眾獲益,讓全世界共同獲益。”漢斯·烏思克爾特說。
據悉,2019中德高端制造峰會由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越城區人民政府、浙江省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和紹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新經緯承辦,中國民主建國會浙江省委員會、德國弗朗霍夫協會、德國EASIAGmbH、德中文化技術交流促進會、中德總商會、浙江科技學院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