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探討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5-10-11

    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過程一般遵循以下步驟:可行性研究、總體設計、工程招投標、項目實施和監理、項目驗收等,當電子政務項目竣工驗收后,相應的電子政務建設管理過程也就結束。其實,真正衡量一個項目是否成功,最關鍵的還是在于以后的應用情況,如果一個系統建設好后,應用很差或者根本沒有應用起來,應該說這樣的一個項目(或系統)是失敗的。因此,我們應當將績效評估納入電子政務建設的管理過程,通過實施績效評估來規范電子政務的管理過程,追求電子政務建設的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
    本文在分析國內外相關的評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和工作經驗,從評估范疇、評估對象和評估內容三方面,探討性地提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

一、評估體系及其設計依據
    在充分分析國內外電子政務評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同時結合以下因素提出了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1)以中辦發[2002]17號文件《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為思想指導;(2)不僅考慮電子政務的技術實現,還考慮政務本身及其與技術的結合情況;(3)從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來設計評估體系,即評估體系反映電子政務建設的建設產出、應用效果和投資績效等關系,不僅能評估電子政務的績效情況,還能通過評估發現產生績效的具體原因;(4)設計該套指標體系的主要目的,一是通過電子政務績效評估,追求巨大資金投入的效益回報;二是通過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挖掘電子政務建設、運營和管理的成功經驗,引導并指導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加快政府的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 提高我國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強政府競爭力。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主要包括評估模型、指標體系、評估方法、績效確定方法。評估模型主要包括評估對象及其范疇,有綜合評估模型(“面”模型)和項目評估模型(“點”模型),如圖2所示;指標體系是對評估模型的具體細化;評估方法包括一套最佳實踐的調查問卷、現場考察等方式來獲取具體指標值的數據采集方法。

二、三個評估層面(評估范疇)
    根據我們從事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和對績效評估的認識,我們認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應該從三個層面進行,即電子政務的建設產出、電子政務的應用效果和電子政務的投資績效(如圖1所示)。圖1說明電子政務建設產出是應用效果的基礎,建設產出和應用效果是電子政務投資績效的出發點和根本,同時好的投資績效又可以促進后繼的電子政務建設。

三、評估體系模型(評估對象)
    進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首先要明白評估的對象是什么?我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確定評估對象,一是考慮“點”的評估即以電子政務項目(或系統)為評估對象,這類評估稱為項目評估(如圖4所示),這類評估有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評估、電子政務業務應用系統績效評估等;二是考慮“面”的評估即以一個地區(或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情況為評估對象,這類評估稱為綜合評估(如圖3所示)。項目評估和綜合評估需要評估的范疇都包含建設產出、應用效果和投資績效三個層面。

四、評估體系模型(評估內容)
    1、綜合評估模型(評估內容)
    綜合評估指對一個地區(或部門)的電子政務績效的評估。對政府職能的實現程度(政務)、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完備程度(技術)、電子政務建設過程和運營過程的保障、電子政務建設引起的環境變革(包括組織機構的變革,人力資源素質的變革),這些都是電子政務建設產出最基本的衡量內容。也就是說,綜合評估的“建設產出”層面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IT基礎架構即電子政務在“投入”角度所產生的網絡設施、應用系統、信息資源、安全系統以及其表現形式(如政府網站)等,這些都是電子政務利用“電子”實現政府職能的手段;其次是電子政務在“政務”角度所實現的職能,包括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以及經濟調節等;第三是電子政務建設和運營管理過程中的政務保障,包括信息安全、標準體系、法律法規、有效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最后是電子政務建設引起的環境變革,包括組織流程轉變和人力資源素質的轉變(如圖2、圖3所示)。 “應用效果”層面的綜合評估包括公眾滿意度、政府滿意度和信息化成熟度的評估內容;“投資績效”層面的綜合評估包含資源投入和資金投入。
    2、項目評估模型(評估內容)
    項目評估指對單個的電子政務項目(或系統)的評估,它也包括建設產出、應用效果和投資績效三個層面的范疇。建設產出的評估內容包括系統基礎架構、系統功能、系統保障和系統環境變革四個一級指標;應用效果的評估內容包括公眾滿意度、政府滿意度和系統成熟度三個一級指標;投資績效的評估內容包括資金投入和資源投入兩個一級指標(如圖4所示)。

五、績效確定方法
    績效確定方法指根據獲取的具體數據來確定電子政務建設績效的方法,績效的高低不僅取決于電子政務的產效(產出和效益)還取決于電子政務的投入,也就是說在同樣產效的情況下,投入越少,績效越高;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算法來計算產出指數、效果指數、投資指數和績效指數,從而可以確定其整體績效。 
    評估指標體系是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核心內容,它對電子政務的建設、運營管理具有絕對的引導作用,建立具有指導作用的評估體系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當務之急。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