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電子政務重在發揮兩個效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5-12-07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市場規則的制定和市場環境的監管,為市場、企業、公民提供服務。政府的管理目的在于糾正“市場失靈”,彌補“市場缺陷”,因而管理方式也必須由指揮經濟變為服務經濟。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有效運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不斷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樹立以人為本的行 

    政管理理念,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形勢,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動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重要措施。 

                                  電子政務的服務效益 

    電子政務將公眾獲得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使得政府為公眾服務的效率明顯提高。實施電子政務,政府應用信息技術,改變所謂的“門難進,事難辦”的現象,降低了進政府辦事的“門檻”。隨著政府信息化的不斷深入,政府工作人員的觀念不斷轉變,政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也在逐步提高,從而促進政府服務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在昆明市的電子政務實踐中,緊緊圍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標,以市政府便民服務中心為依托,組織開展了以電子化行政審批建設和應用為基礎,面向公眾服務的電子政務建設,一方面推進了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內部行政審批業務的網上流轉審批,另一方面是通過互聯網向社會提供網上辦事咨詢、表格下載和預申報服務,方便了公眾,極大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和公眾對政府行政審批的滿意度。 

    該系統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同時昆明市政府頒布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市級行政部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暨行政審批方式、行政審批辦理時限、行政審批地點目錄》,行政審批內容和辦理過程更加公開透明。據統計,昆明市518項行政審批事項的原有辦理工作時限理論累計為6343個工作日,目前已壓縮至2665個工作日,工作效率比原來提高58.14%,辦理時限壓縮三分之二。接著昆明市政府頒布了《昆明市投資項目綠色通道審批暫行辦法》,按照原有的行政審批工作時間,重大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間理論上約需要332個工作日以上,復雜項目需要365個工作日以上。進入昆明市“綠色通道”審批辦理的投資項目,投資者只需到市政府便民服務中心“綠色通道”窗口集中提交申請,從收到申報者提交的合法、有效、齊全的材料之日起,市政府和市級各部門將在6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審批。上述目標的實現,其核心是依托“昆明市電子化行政審批政務處理系統”,創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使政府各部門的審批業務得以在電子化、網絡化環境中進行,有效地保障各部門在規定的審批時限內完成項目審批。 

                                     電子政務的管理效益 

    實施電子政務,政府各部門可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郵件交換、遠程視頻會議等工具,極大地提高行政的時效性和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電子政務系統能把適當的信息在適當的時候提供給適當的管理者,使決策者可以在廣泛了解決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進行決策,有效避免以往靠經驗決策和信息不完備導致決策失誤的現象,從而提高了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也將促進高素質的政府公務員隊伍的建立。具體說,電子政務在管理上帶來的效益至少將會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電子政務有助于節省政府人力資源,降低行政經費支出,提高行政效率。例如,在云南省電子政務建設中,基于省、地、縣三級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涵蓋全省5萬多個預算單位共同使用的云南省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以集中支付系統為基礎,把指標審核、指標調整、預算編制等系統集中起來,包括上報數據、查詢經費、資金監管、經費撥付等功能,達到了財政、預算單位、人民銀行、代理銀行按權限共享數據庫,形成財政資金“一本賬”,涵蓋了目前全部財政收支業務,大大提高了財政、預算單位、人民銀行和代理銀行的工作效率。 

    其次,電子政務有助于減少“跑冒滴漏”。例如,前些年我國一直都為逃匯套匯問題而困擾,雖然外貿順差總是不少,可外匯順收卻不多。在國家“金稅”工程的“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專項工程實施后,這種現象明顯緩解。1999年以后,我國外貿順差和外匯順收就基本保持了平衡。與此同時,海關查獲“三假”案件案值逐年減少。1998年全國還有21億元,1999年就降為3億元,2000年則為零。此外,金稅工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算機稽核系統實施3年多來,據國稅總局不完全統計,共查出利用假發票違法違紀案件3萬多起,追繳稅款1.5億元。 

    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不是完成一項工程,而是在電子政務建設中逐步開拓一項需要長期運行的新型業務方式。因此,電子政務是一項持續開展的工作,一個電子信息系統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并不意味著電子政務的成功,如果其管理的業務不能持續發展、其應用的人員不能適應電子化管理手段、其服務功能不能充分發揮,電子政務系統就沒有發展的生命力,這是導致許多電子信息系統失效的重要因素。電子政務更需要有長期的動力和長期的運作機制,要有長期的激勵機制和不斷改進完善的動力,包括有相對穩定的機構、精通業務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固定的經費來源等,這些都是保證電子政務得以發揮效益的關鍵。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