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電子政務“喜憂參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06-18

    喜: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的通知,到2010年底前將基本建成從中央到地方統一的國家政務外網。

憂:當前政府網站信息更新率仍有待提高,與往年數據對比來看,今年以來,超過75%的部委、省級和地市級政府網站的政府信息更新量和更新及時率均出現大幅下降,類似浙江寧波政府網站上“火車時刻表查詢”服務長期鏈接至“汽車時刻表查詢”的現象,如今仍屢見不鮮。

作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從2008年5月1日實施,至今已經一周年了。此刻考量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新成就,結合近日傳出的一系列消息,卻讓人喜憂參半。是不是政府網站建設的步伐太快,使得應用跟不上了?是不是很多政府機構在加快網站建設的同時,有些求量不求質的問題?面對國家確定的電子政務建設目標,我們應如何打造網絡與應用融合、政府與民眾互動、質量與效益并重的電子政務?

網絡與應用如何融合?統一平臺整合資源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的通知,要求所有的國家機關和政府機構應于2010年初實現與中央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滿足各級政務部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需要。已實現與國家政務外網連接的部門,要盡快將各類可在國家政務外網上運行的業務系統向國家政務外網上遷移;已利用國家政務外網開展業務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應用,擴大范圍。也就是說,明年,我國將實現所有政府機構網站都對外公開,而且,加快政務應用與網絡的融合,將成為今后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

電子政務應用實際上就是對政務信息資源的利用,而從全球的經驗和諸多專家的分析看,整合將成為政務信息資源利用的主要手段。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其報告中這樣描繪電子政務的理想境界:資源實現無縫整合,基于信息技術的高度智能化使得政府趨于零成本運作,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且對用戶需求進行即時響應。據記者向新加坡資訊通信管理局了解,新加坡在今年提出的“整合政府”建設理念,即建設能夠跨越組織界限、協同向公眾提供信息、充分理解用戶需求并智能化地向公眾提供服務的政府。

專家指出,建設統一的應用系統和平臺,是整合政府信息資源的有效途徑。目前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現行系統,政府應提供統一的基礎設施、統一的組織架構、統一的標準和政策,逐步實現整合。在服務的前臺,公眾獲得的是綜合服務,即公眾可以通過統一的渠道和界面獲得公共服務;在服務的后臺,服務的提供能夠跨越部門界限,協同辦公。由國家圖書館和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不久前上線。它作為我國政府信息公開領域的首個垂直搜索引擎,可以讓用戶像用Google一樣,方便、快捷地在一個檢索界面、一站式地發現并獲取政府公開信息資源及國圖的相關服務。業內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的建立,可看做是我國第三方機構對政務信息進行整合開發的一個有效探索,雖然它是公益性服務,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它必將對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下,我國政府信息增值產業的發展起到借鑒作用。

政府與民眾如何互動?3G將助電子政務落地

據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調查,64%的受訪者對政府面向公眾的電子政務實效不是很滿意,51.39%的受訪者期待通過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僅從這個統計看,似乎政府網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務還很不夠。然而根據《中國電子政務藍皮書》調查,我國約有七成的政府網站提供的功能項目數超過10項。特別是網站的信息發布功能比較強,提供政務新聞、政府公告、機構職能、機構章程和會議信息的政府網站所占比例分別達到89.21%、77.49%、75.5%、51.93%和53.92%,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兩方面調查結果的矛盾,實際上反映出政府和民眾在政務應用溝通互動的不足。

作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從2008年5月1日實施,至今已經一周年了。此刻考量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新成就,結合近日傳出的一系列消息,卻讓人喜憂參半。是不是政府網站建設的步伐太快,使得應用跟不上了?是不是很多政府機構在加快網站建設的同時,有些求量不求質的問題?面對國家確定的電子政務建設目標,我們應如何打造網絡與應用融合、政府與民眾互動、質量與效益并重的電子政務? 

要解決政府與民眾通過電子政務加強溝通互動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訪問手段,而與傳統的互聯網站相比,3G帶動下手機網民的大規模增長,將極大促進電子政務用戶規模的擴大和互動程度的提高。

截至2008年底,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手機普及率則達48.5%,手機網民數達到1.176億人,公民個人手機擁有率遠高于電腦。另一方面,目前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府單位網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中國家庭電腦普及率低,家庭網絡接入率低,導致這些網站雖然信息都比較豐富,但實際受益的群體很小。在這種現實條件下,以網站方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效果就比較差。如果推進基于3G的移動政府網站建設,就可以使更多的社會公眾在線獲取政府信息,促進政府信息資源轉變為社會財富。專家指出,大力發展基于“無線網絡+3G手機”的電子政務應用模式,將使電子政務建設惠及更多的人民。

目前,總的來說,與電腦價格相比,手機價格相對較低,人們買手機的經濟承受能力比買電腦的經濟承受能力更強。與電腦操作相比,手機操作相對簡單易學,運行維護難度低。隨著3G手機價格和通信資費進一步下降,功能進一步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用得起3G手機,越來越多的人會用3G手機。以3G手機作為上網終端,可以降低電子政務應用門檻。在有些條件成熟的地方,電子政府已不再局限于互聯網。北京就將通過和電信運營商合作,建起移動電子政務平臺,實現公務員在移動條件下辦公、執法等。目前,在公安、工商、稅務、環保、國土、城管等執法部門,移動執法系統被越來越多地應用。移動執法往往需要傳輸圖片、視頻、音頻文件,而3G正好支持大容量的圖片、視頻、音頻傳輸,信息傳輸方便快捷。可以預見,隨著3G的發展,基于3G的移動電子政務系統將引領電子政務發展。

質量與效益如何并重?IT外包需政府先行

面對2010年基本建成從中央到地方統一的國家政務外網的目標,各地各級政府機構即將掀起新的建設浪潮,這一點毫無疑問。然而,為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充分利用好國家已建電子政務公共設施,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后原則上不再批準建設新的部門專用業務網絡,財政部門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部門專用業務網絡運行維護經費,并將根據各政務部門業務系統在國家政務外網上部署的進展情況,相應調整業務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同時合理安排國家政務外網運行維護費用。專家指出,這一要求一方面表明國家更加重視電子政務建設質量和效益并重的意義,另一方面也給政務IT外包帶來了更大機遇。

政府機關由于其自身特點,一向對成本并不十分關注,這與企業從降低成本的需要出發采取外包的服務模式大不相同,因此政府IT外包的動力相比企業來說也普遍不足。為了解決能力、成本與業務需求之間的矛盾,政府部門往往采用擴編人員的方式不斷膨脹其IT部門(多為事業編制的信息中心),而不優先考慮采用外包的方式。但是隨著國家越來越嚴格控制,特別是原則上不再批準建設新的部門專用業務網絡,質量和效益并重的建設理念將成為主流。由于IT外包有明確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如能采用外包,對減少政府開支、提高政府效能有積極作用。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作出了表率,作為第一個將IT運維完全外包出去的單位,北京高法采用完全外包的方式,“甩手”運維,它們將運維外包交給一家總外包商――紫光華宇運營,后者再和5個分運營商簽署了分包協議。北京高法技術處副處長王嵐生說:“北京高法從2005年開始探討運維服務,當時北京高法的業務系統建設進入成熟期,系統遍及整個業務部門,日常工作也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要讓IT部門12個人的隊伍負責復雜的系統簡直不可能。”在普遍追求效益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將電子政務項目交給了系統集成商、軟件商、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服務商等。據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暉的介紹,目前,政府IT外包包括服務器及網絡設備運維外包、數據庫運維外包、UPS運維外包、空調運維外包、PC及網絡基礎運維外包幾個部分。專家認為,這種外包方式必然是大勢所趨。

當前,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進入電子政務外包市場。在電子政務網建設過程中,以光纖為媒介的固定網絡建設成本受地理環境、傳輸距離、用戶集聚程度等影響很大。許多政府基層單位遠離都市、地處山區、人口分散,如果通過建設固定網絡普及電子政務應用,則成本高、周期長。建設3G無線的電子政務網絡,不僅可以低成本解決政府基層單位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而且可以快速實現區域網絡覆蓋,不受網絡接口位置和數量限制等問題的困擾。

■鏈接

由國家信息中心承擔建設的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中央城域網目前已連接48個中央政務部門,中央廣域骨干網已連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建設兵團的地方政務外網,已有8個中央政務部門的12項業務應用在政務外網上試運行。目前,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可以提供包括數據傳輸、視頻會議、門戶網站、圖像傳輸、數據存儲與備份、數字證書等多種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在全國已覆蓋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建設兵團,160多個地市州,420多個區縣,接入政務外網的各級政務部門達9400多個,接入終端近31萬臺,已成為我國覆蓋面最廣、連接部門最多的政務公用網絡。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