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關停政務新媒體,既是減負,也是回歸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06-06

近日,江蘇省多個政府部門此前單獨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出現了集中關停潮,數百個新媒體賬號被關閉。此前,浙江等地也對各類微信公眾號進行了清理整頓。其中,浙江長興220多個鎮級、村級政務類微信公眾號停止運營,停運政務公號數量占到全縣微信公眾號數量的80%。

關停部分政務新媒體,此前已有先例,廣東、湖南已經先行一步,關停、注銷了幾百個政務新媒體賬號。此次,江蘇、浙江關停一批政務新媒體,引起大家的關注和熱議,說明當前的政務新媒體在運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群眾在哪兒,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兒,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基于這樣的目的,開辦政務新媒體推行政務公開,出發點當然是好的,既可以創新工作模式,更可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也取得了較好成效。

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地方和單位一哄而上,不管自己需不需要,更不管有沒有運營能力,扎堆式、一窩蜂搞新媒體,良莠不齊。各種僵尸號、神回復、雷人雷語、高級黑低級紅的事例,層出不窮。

對于政務新媒體,一些單位和部門重開通輕管理、重數量輕質量、重流量輕效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占用了工作人員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讓具體經辦人員叫苦不迭。有的政務公號熱衷于“打卡曬成績”,熱衷于評比、搞排名。有的政務新媒體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發布不嚴謹,運營操作不規范、日常監管不到位,產生了大量的問題,對政府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當然,還有一些政務新媒體表面上做得很大、很成功,但路卻走歪了,不是以政務為主體,而是去和媒體、自媒體搶地盤,為了流量,去蹭熱點、博眼球、搞噱頭,完全背離了政務信息公開的本質。

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對政務新媒體進行規范管理,要求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主賬號,對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要清理整合,確屬無力維護的要堅決關停。

做好政務公開、政務信息的發布,有很多成熟的渠道,并不需要一窩蜂地開通政務新媒體。針對政務新媒體的亂相,需要引起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進行深度的整頓、規范、完善、提升。一方面,要減輕相關部門的工作負擔,為基層減負,把基層工作人員從運營維護政務微信公眾號的繁雜工作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要讓政務公開回歸到它原來的本義,讓公務人員回歸到本職工作上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做好本職工作。

集中關停,只是一個開始。創新社會管理、改進工作作風,拋棄“形象工程”的導向,遠離“形式主義”的藩籬,回歸到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的本質上來,才是政務新媒體應該走的路子,才是建設服務型政府、陽光型政府的具體體現。讓政務的回歸政務,把媒體的交給媒體,才是正道。(宮禮)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