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反&quot;流氓軟件&quot;之路 互聯網是個名利場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1-19

 被采訪人:

顏先生

王先生

周鴻?t 奇虎公司董事長

沈建明 雅虎中國副總裁

毛一丁 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黃澄清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

李顯冬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陳 沛 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

洪 波 DoNews總編輯

曹凌翔 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

董海平 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

陳 沖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 

在生活當中,如果有人不請自來而且賴著不走,甚至惡意侵犯,你會立刻意識到危險,并且用法律的方式解決。但是在網絡上,這樣的事情卻經常在你毫無察覺的時候發生,而且讓很多人覺得無計可施,它就是惡意軟件,也被叫做流氓軟件。

今年47歲的老顏是個老網民,上網已經成為他最平常的事情。可是2006年,他的生活卻被網絡徹底打亂了。

顏先生:災難性的后果。

記者:怎么理解災難性這幾個字?

顏先生:互聯網的存在對我來說等于是失去意義了,同時我還要防著它,那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老顏的遭遇和憤怒發生在今年四月的一天。那天傍晚,老顏和往常一樣在家里上網,幾分鐘后,一件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顏先生:印象很深刻,出現就是裸體女郎的下流畫面,然后馬上就打出了壯陽藥和一些不正當的東西。

是不是自己的電腦中了病毒?這是老顏的第一反應。他立刻找來技術人員幫忙檢測,升級了殺毒軟件。

顏先生:升級換代以后又正常使用幾天,很快又被破壞了,它又入侵我們了,我們再拒絕它,它又來,沒完沒了的,變成拉鋸戰了。

記者:像黑客帝國一樣。

顏先生:對。

顏先生:殺一個生成幾個,再殺,越殺越多,最后電腦不堪重負崩潰了。

顏先生:最嚴重的時候關不了機,強行啟動也不能啟動。

記者:殺毒的話會怎么顯示呢?

顏先生:零病毒。

記者:沒有病毒?

顏先生:對,沒有病毒存在,奇怪就在這里,居然是沒病毒,如果沒病毒那我的電腦怎么會崩潰了呢,不理解,百思不得其解。

從那以后,7939和4199這些不明網站的騷擾不僅沒有停歇,反而變得更加頻繁。終于,在7月22日這一天,老顏的電腦徹底崩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的電腦如此反常呢?

顏先生:(上網)應該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現在怎么搞得這么痛苦,到底是我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還是說互聯網出了什么問題。

老顏上網查詢后,知道了自己的電腦是受到了“流氓軟件”的騷擾,而且有自己這種遭遇的網友并不少。這是網友們在一個論壇里發出的求救信息,他們的電腦都被一個叫9991.com的網站占領了。和老顏碰到的4199、7939網站一樣,如果你一不小心點中了這個網站,或者主動進入了它的網頁,那只要電腦一開機,這個網站就被自動設置成主頁首先打開,而且根本卸載不掉,這讓不少網友不堪其擾,在論壇里一邊求助,一邊破口大罵。

顏先生:這么長的時間,這么大的危害面,是誰在干這個壞事,我們該怎么樣去面對它?

“流氓軟件”的叫法是網民在深受其擾之后對這種軟件的一種形象稱呼,因為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不請自來,又無法趕走。這類軟件介于病毒和正規軟件之間,一方面,它的確具有實用的功能,比如下載資料、播放視頻音樂等等;而另一方面,它本身卻具有彈廣告、開后門做手腳等惡意行為。那么,網民們是否普遍受到過流氓軟件的騷擾呢?我們在北京做了隨機調查。

 
記者:上網的時候遇到過一些惡意軟件的騷擾嗎?

被采訪人:對 很多。

被采訪人:莫名其妙這個系統運行得越來越慢。

記者:那怎么辦呢?

被采訪人:重裝。

被采訪人:有時候比較嚴重的就像強盜一樣。

被采訪人:有時候感覺好失望啊。

那么,如果一臺普通的電腦被流氓軟件騷擾后會變成什么樣呢?

記者:這是一臺普通的用戶電腦,我們現在打開它的網頁,我們會注意到現在在正常的地址欄下已經掛上了五個工具條,而點擊五個工具條中的其中一個,我們會注意到,會出現若干個網站的搜索引擎導航,這些工具條的存在不僅占據了大量的頁面空間,同時還占據著電腦的系統資源,那么面對這樣一種不是用戶主動選擇安裝的軟件,而且還無法進行完全卸載的軟件,除了憤怒很多用戶只能表示無奈,那么這樣的軟件是如何被安裝進我們的電腦里?又是誰在制造并在傳播著這些軟件呢?

流氓軟件的發展從2001年至今,先后經歷了四個時期。最初流行的是廣告彈窗;接著發展為間諜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用戶信息;后來是劫持瀏覽器,上網時會被惡意的強行帶到某些商業網站;接下來是行為記錄軟件,這種軟件可以竊取用戶隱私數據,進行網絡詐騙;最后發展為惡意共享軟件,把不相干的軟件,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強行安裝給用戶。從現象上看,老顏的電腦可能是中了其中的兩三種流氓軟件,問題才顯得特別嚴重。

顏先生:交通有人管,電話有人管,傳輸病毒有人管,但是在網上隨心所欲地干壞事卻沒人管,那這個網絡到底咋回事啊!

網絡流氓行為已經成為一大公害。當流氓軟件深埋在互聯網78萬個網站中間,同時不斷騷擾1.23億網民的時候,困惑和不安的情緒開始在網絡世界中迅速蔓延。

在搜狐、騰訊等多家網站的調查中,網友們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曾經騷擾過自己的軟件。網絡豬、CNNIC中文上網、百度搜霸、Yahoo助手等均榜上有名。那么,這些被惡意推廣的軟件究竟是通過什么渠道進入到自己電腦里的?對流氓軟件產業鏈十分熟悉的業界人士王先生,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記者:一個流氓軟件如果說想進入到客戶的桌面上的話,它一般需要經歷幾個環節?

王先生:大概經過的環節就是說,我這個流氓軟件已經是一個單獨的插件了,這個時候我會去找一些業內被使用的比較流行的一些大的軟件,或者是一些大家使用得比較火的一些軟件,我就要捆綁在這些軟件上,這個類似于就是說我這個產品還不是很有名,我是一個肥皂,那我就捆綁在雕牌洗衣粉上,我在上邊黏個膠帶,我這個東西就送給你了,這些共享軟件本身又被用戶所經常下載,這樣其實經過這三個環節,我已經裝在這個用戶電腦上了。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電腦用戶都沒有付費使用軟件的習慣,許多共享軟件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只能免費供網民下載,而把捆綁插件作為生財之道。下面記者的這段演示是很多網友都有過的經歷。

作為一個上網十年的老網民,洪波在他的博客里寫下許多文章,抨擊這種軟件的流氓行為。

洪波(DoNews媒體社區總編輯):流氓軟件跟病毒不太一樣,病毒往往是沒有什么商業利益在其中的,有一些人就是做著玩兒,但是流氓軟件基本上都有商業利益在背后。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我是完全同意的,因為我們從方方面面了解到流氓軟件之所以盛行,就是存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鏈在里面。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策劃部總經理。江民作為殺毒軟件廠商,一直關注著流氓軟件的動向。

記者:是一條什么樣的利益鏈呢?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有一個很小的軟件,可能就是一百多K,我們發現它一年的產值達到一千萬,平均一個月就是近百萬的產值,相當于一個中型軟件公司的產值,在這種巨大甚至是暴利的驅動之下,沒有人不會去嘗試,而且他面臨的這種風險很低。

毛一丁(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互聯網公司背后還有很多風險投資商,他們可能還指望這些公司能上市。

記者:這是流氓軟件肆虐的一個深層次的背景和原因嗎?

毛一丁(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應該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一個100多K的軟件,大小僅相當于三四個普通的WORD文檔,對于專業技術人員來說,編寫這樣一個程序相當簡單。可它一旦被強行插入用戶電腦,就會帶來百萬乃至千萬的暴利。那么流氓軟件產業鏈是如何進行操作的?他們究竟怎樣賺錢?記者以在網絡上做月餅廣告的名義到一家網絡廣告公司進行暗訪。

某網絡廣告公司員工:以前我們主要是做網絡方面的推廣,像一些小的網站都上我們這兒做,后來傳統用戶對網絡需求也越來越大了,也開始找我們。

這是一條縝密的產業鏈。流氓軟件一般用裝機量表示業績,也就是它侵入電腦的數量。大公司的裝機量一般可以超過2000萬臺,小的也能做到100萬臺左右。在接到單子后,流氓軟件廠商或個人要做的事很簡單,就是利用后臺程序讓用戶電腦不斷彈出窗口,而彈出一個窗口的價格大約為5-8分錢。這樣,按每天彈窗百萬次計算,每月收入幾十萬元是很正常的事。那么,廣告商又是怎樣給流氓軟件投資的呢?

王先生:流氓軟件的生產商往往是找到了可以替他去完成這些商業運作的廣告公司之后他才會去做這件事情,先有他再有我。

記者:他是寄生在廣告公司身上的。

王先生:對。大部分來說他們是寄生在第三方廣告公司下。

那么,在流氓軟件的利益鏈條中,利益又是怎樣分配的呢?

王先生:拿十塊錢來說,流氓軟件會占到九塊,這個共享軟件占一塊,這個廣告公司跟流氓軟件的制造公司他們是綁得比較緊,他們之間可能是九塊錢五五分帳。

某網絡廣告公司員工:比如說一塊月餅你賺一塊錢,返還五毛錢給我,你賺五毛錢,是分成的。

由于利益和競爭的原因,當流氓軟件最初露出苗頭的時候,作為一種網站快速發展的捷徑,誰不做流氓軟件的話就處于競爭的劣勢。正是這樣的誘惑,才使得流氓軟件在互聯網中迅速泛濫。而一旦被流氓軟件騷擾,很多用戶首先想到求助的就是殺毒軟件公司。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我們在2006年上半年做了一個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數據顯示流氓軟件已經首次超過了計算機病毒了,它在整個十大病毒排行當中它占到五個,這個時候我們意識到這個流氓軟件已經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早在兩年前,瑞星公司就針對流氓軟件推出卡卡助手工具,供網友免費下載。但在當時,由于流氓軟件沒有明確權威的定義,對它的查殺無疑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如果不采取行動,那將在客戶心中丟失信譽;但如果像病毒一樣查殺流氓軟件,那他們又將承受不小的壓力。

毛一丁(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我一把它列入病毒庫,那么這些商業公司就會跳出來找我們。

記者:為什么呢?

毛一丁(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說我們不是病毒啊,我們是對用戶有一定功能的這種軟件呀。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如果我們按照計算機病毒來處理流氓軟件的話,可能會面臨起訴而且敗訴的可能性很大。

業界力量的角逐仍然暗潮涌動。就在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表面的沉寂。他叫周鴻?t,奇虎公司總裁。2006年7月,奇虎推出了一款名為“360安全衛士”的反流氓軟件免費工具,受到網友追捧,下載量超過千萬。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我們砸了很多人的飯碗,而且我們整個煽動起來了整個全社會反對流氓軟件,今天再多人來反對流氓軟件但這些做流氓軟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會恨誰呢?他們其實不會恨后來這些跟風的人,他們一定會恨我,因為是我點了這第一炮,是我們等于是第一個站出來把這個黑幕給揭開了。

“360安全衛士”從一開始就把矛頭直指121款具有強制性推廣目的的商業軟件和插件,其中包括百度、Google、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千橡網等著名網絡公司,雅虎公司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記者:在您的360安全衛士軟件功能中把雅虎助手列為了一個流氓軟件進行查殺,您當時判定的標準是什么?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我們在網上有一個投票,雅虎助手很不幸,它確實是在幾家網站、我們自己的網站、QQ的網站還有新浪的調查中肯定是名列頭三名的。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他的網民取樣是怎么樣的取樣我不知道,而且剛才也講到了,你應該去看更大多數的網民是不是喜歡這個工具。

對于近段時間媒體上提出的兩虎相爭的說法,雅虎中國副總裁沈建明并不認同。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對于所謂的兩虎相爭等等等等的,我再一次重申,我們不視他為競爭對手,我們還有更重要的業務去做。

記者:也就是在我們的整個工作部署之中從來沒有覺得360對我們是一種威脅?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是這樣的。

雅虎和業內對于周鴻??的不滿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被周鴻??列入流氓軟件名單的“雅虎助手”,其前身3721上網助手就是他本人的作品。1998年,周鴻??創立了3721公司,為用戶提供中文網址上網服務,當時,這個創意由于使用方便而深受網民喜歡。然而問題也接踵而來,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會對不安裝3721軟件的瀏覽器用戶進行不停地騷擾。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為了跟微軟競爭,3721在很多地方通過彈出窗口的方式提示用戶去安裝這個軟件,這個對很多用戶形成了一定的騷擾,后來在跟百度CNNIC競爭的情況下,大家為了不被對手刪除都開始忽略了用戶的利益,都開始變得很難被卸載,那么我認為這是3721最大的一個污點。

但無論周鴻奕最初的想法如何,正是從3721開始,他親手打開了流氓軟件的潘多拉盒子。在雅虎中國收購3721之后,3721助手更名為雅虎助手。隨后,周鴻??離開雅虎投資奇虎,然而這一次周鴻?t卻將雅虎助手列為查殺的目標,這顯然讓雅虎公司不能接受。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我知道的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不提示的情況下在后面去刪除對方的東西,我想告訴你的是雅虎已經不再做這些事情了。

記者:也就是說以前做過,您的意思。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雅虎我告訴你,在兩年以前在做這樣的事情。

記者:那時候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當時雅虎是(采納)鴻?t的(想法)。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我必須出來反對流氓軟件,是因為今天太多的流氓軟件他們在做壞事卻讓我在背黑鍋,我覺得這對我是不公平的。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一個戰士,在這件事里面做事情的戰士,如果他本身并不是很公正的話或者并不能代表公正的話本身這個戰爭就有問題,這個戰役就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不打。

記者:您說的這個戰士指的是誰,能告訴我們嗎?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我覺得還需要我說嗎。

記者:是周鴻?t嗎?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你可以這么理解。

2006年9月,一直處在風浪中心的雅虎中國突然宣布將投資1億元繼續開發推廣“雅虎助手”。是加大力度推廣流氓軟件?還是悔過自新后的全新亮相?外界的猜測和爭議再次接踵而來。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有人說我要花一個億推廣流氓軟件,那很簡單,如果你的軟件真的是像你所說的,都是用戶喜愛的,你不用花錢用戶自己會來用。那你為什么要花一個億去推廣呢?其實這一個億推廣就是我剛才講的,就是要把這些錢分給很多小廠商,分給很多個人網站,分給很多個人軟件作者,讓他們去捆綁,這些錢實際上是在繼續推動這個產業鏈的發展,所以你碰上這樣的利益集團坦率地說,反流氓這個事業其實是蠻任重而道遠的。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我覺得internet(互聯網)現在慢慢的像一個秀場。

記者:怎么理解呢?

沈建明(雅虎中國副總裁):就是大家不去關注一個真正健康的,真正核心的業務有的時候,

反而是對一些小道消息呀,八卦呀,總之是這樣的一些話題,大家會懷有無比的興趣去炒作

其實你會發現這可能是互聯網的一個文化,一個非常特殊的文化。

在外界看來,眼下奇虎和雅虎的爭論似乎無法調和。然而,對于網民來講,誰在爭論、如何爭論都不重要,他們更看重的是互聯網界現在的態度和行動,以及是否能夠為所有網民爭來一個真正綠色的網絡環境。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如果我出來叫反對流氓軟件,叫了半天都沒有人響應,大家都在守著一個潛規則,都不吭氣,那我覺得這個行業才叫悲哀,但事實證明這個行業是有前途的。

記者:您剛才說的潛規則是指什么?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就是我前面說的在這個行業里大家都在做流氓軟件,烏鴉落在豬身上,誰也不要說誰黑對不對,誰不做你可能就很傻,你可能就很吃虧,別人拿流氓軟件對付你,你如果手里沒有流氓軟件進行反擊你真的就會很受傷,所以我認為我有責任來把這個盒子關上,終結流氓軟件這個產業,我覺得這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記者:您覺得是在將功補過?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可以這么理解吧。

記者:就在雅虎和奇虎公司因為流氓軟件而爭執不下的時候,2006年9月4日一個由民間人士董海平發起的反流氓軟件聯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在聯盟成立之后他們便很快以公益訴訟的方式將多家與流氓軟件有染的公司告上了法庭。那么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聯盟?它的出現究竟會對治理流氓軟件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他的出現讓反流氓軟件行動刮起了一陣新的旋風。

記者:現在網上有人為你們的行為叫好,但同時也有人為你們的行為感到質疑,你聽到最多的聲音是什么?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質疑我們的公正性,包括你剛才所說的質疑我們后面有某個利益集團。

記者:你認為他們這種質疑是正常的嗎?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正常的,基于這么多年互聯網的荒誕,互聯網的這種互相的不信任造成的。

聯盟成立后,在全國126個城市中的會員迅速達到兩萬多人。其中包括128名知名律師組成的”豪華律師團”和近20人的原告團。從9月4日成立那天起,反流氓軟件聯盟連續行動,在兩周之內向中搜、雅虎中國、很棒小秘書提起訴訟;9月25日,聯盟成員同時在北京、濟南、烏魯木齊等八大城市同時起訴千橡集團;隨后又將知名網絡公司中搜告上法庭。

記者:你怎么看待這次被起訴的事件?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開始多少覺得有點委屈,這個委屈應該說是很短暫的為什么你不起訴那些沒有道歉和改邪歸正的企業,而直接起訴中搜?但是從這個事件本身來說中搜沒有什么委屈的,因為中搜以前確實做過傷害網民的事情或者是損害網民利益的事情,那么中搜應該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記者:你很坦誠。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但是中搜在這個事件上實際上是非常矛盾的,我們不愿意敗訴,其實我們也不愿意勝訴。

記者:為什么呢?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因為我們勝訴的話,很多網民會說中搜你以前做過流氓的事情,結果我們還告不倒你,你同樣是一個負面的形象,如果敗訴,敗訴就更慘了,中搜可能被永遠地打上一個流氓的標簽。

由于取證困難,直至今日,反流氓軟件聯盟的所有訴訟請求并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案件相繼敗訴。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我們現在在整個

反流氓軟件的過程中我們是整個大的戰術的問題。

記者:私下溝通的時候他們(流氓軟件廠商)會跟你怎么說?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和解。

記者:條件呢?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條件當然是經濟的條件。

記者:能讓我們想象出一個什么樣的數字呢?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百萬級的。

記者:百萬級,對于普通人來講這是一個很具有誘惑力的數字,對你不是嗎?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到達頂峰的時候路兩邊難免有一些比較美好的風景,這時候如果你留戀這種風景的時候,你永遠到達不了頂峰。

記者串場:隨著反流氓軟件熱潮的興起,一直處于觀望狀態的殺毒軟件廠商們也終于放下了所有的顧慮,開始拿起手中的技術利器加入到反流氓軟件運動的統一戰線,正式向流氓軟件宣戰。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意識到整個行業存在問題,嚴重一些說存在危機,如果不去處理的話他會對殺毒軟件失去信任,這個時候我們意識到必須要出手。

為了規避風險,殺毒廠商對自己進行了角色定位,他們只負責查找出用戶電腦中的流氓軟件,而把卸載與否的權力留給用戶。

毛一丁(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網上聊天的時候我說,我說我們瑞星提供的卡卡3.0相當于一把菜刀,你是回家切蘿卜還是砍人,那是用戶的事。

2006年11月8日,在征詢網友和部分網絡公司意見后,“流氓軟件”定義終于出爐。中國互聯網協會將流氓軟件最終定義為“惡意軟件”,并公布了八條判定標準,而此時距離瑞星公司第一次推出卸載流氓軟件的卡卡助手工具已有一年半的時間。

記者:像這樣的軟件在網絡江湖已經肆虐到這樣一個狀態的時候再采取措施,而且還不是你們提出來治理的這樣一個問題,您考慮過嗎?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就像長了一個包,如果這個癤子長熟了以后對它要治理的話我覺得很容易就治理,但是你要是說對它還沒長成熟,你要下一定的藥,你那個藥是不是能找得準,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記者:干嘛一定要等這個癤子長成熟了,不能防患于未然呢?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那就要研究一種藥方,但是假如這個藥你研究得不對,反而把它這個病就擴大化了,引起其它的毛病,我覺得這可能是得不償失的。

然而,中國互聯網協會的這八條判定流氓軟件的標準卻引來反流氓軟件聯盟的強烈質疑。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制定這標準的企業都是些什么樣的企業呢,你沒有發現嗎?

記者:是所有在互聯網里面存在的企業,是合法的企業。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但是也有被我們訴訟的企業。

記者:被你們訴訟并不見得這個企業就違法。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但是他起碼應該讓他們先行回避,爭論這么大,爭議聲音這么兇猛,難道他們注意不到嗎?

洪波(DoNews媒體社區總編輯):他們本身就是制作流氓軟件的人,他們又來制定一個流氓軟件定義的標準,我覺得這個事就是一件特別滑稽的事。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恰恰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首先讓他們明確什么是惡意軟件,讓他們不制作不傳播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記者:別人會猜測你是讓犯罪嫌疑人在立法。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我覺得最后目標我要解決問題,至于說其它的大家說什么東西怎么樣我覺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給網民帶來實惠,讓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昨天就有很多朋友因為把邀請函發給了很多媒體的朋友,很多人就打電話紛紛表示了很多疑問,說你們要干什么,是不是要商業化了,是不是狐貍尾巴要露出來了,今天在這個場合,我們一并把這個問題回答給大家。

反流氓軟件聯盟在一邊質疑互聯網協會標準的同時,也一邊壯大自己的力量。連續敗訴之后,12月7日,聯盟聯合了部分專家學者共同成立一個公司實體“94網維”,開始以公司的身份面對挑戰,他們還準備提供一個收費認證平臺幫助網友卸載流氓軟件。然而,這一系列的舉動讓董海平在質疑別人的同時也陷入了“以非盈利公司外衣謀取私利”的質疑漩渦。

記者:在今后的話,你們這樣一個公司所針對的只是流氓軟件問題嗎?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目前來講的話,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流氓軟件,將來我們可能會擴大到非法廣告,電子商務欺詐以及著作權保護。

記者:這是不是印證了人們對你們公司的一個原始猜測,在你們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利益?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根據你的判斷你認為呢?

記者:我在問你。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有一點我可能有質疑的地方,就是他一方面通過起訴知名的互聯網企業來打擊所謂的流氓軟件,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準備出臺一個檢測流氓軟件,認證流氓軟件的軟件,而且是收費的,這樣他自己的盈利方式和反流氓本身直接掛鉤,我覺得不太恰當。

記者:你覺得有利益的鏈條?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對 這個鏈條過分直接了,就是說我要打的很多人都是流氓,然后你們必須都到我這里來檢驗,我變成一個標準,而且我的標準還是收費的,這個會破壞他們在反流氓這個事件中的形象。

記者:其實在互聯網這個世界里有人做事是為了名,有人是為了利,有人追求的是名利雙收。你加入這個事件,是想追求什么?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名利雙收。

記者:你很坦白。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名就是一個愚名,別人可能會說我們很傻,你怎么去得罪這么多人,得到了一個愚名,利 得到了一個利己的利,我的電腦干凈了,我得到利了,同時別人也得到利了,這就是我認為的名利。

 

記者串場:從最初的網民聯盟到今天正式注冊為非營利的公司,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反流氓軟件聯盟完成了新的角色定位,這似乎也印證了當初人們最初的猜測,這個有計劃有部署的組織絕對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不管其幕后的背景如何,值得肯定的是正是由于他的出現才在互聯網界掀起了反流氓軟件的熱潮,而且正式注冊為非營利的公司之后也在表明著他們將與流氓軟件長期較量下去的決心,畢竟在互聯網界多一支保護網絡安全的力量

對于網民來說,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2006年12月27日,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的主持下,包括中國電信、中搜、雅虎中國、瑞星等在內的三十余家單位簽署了《抵制惡意軟件自律公約》,反惡意軟件的戰場終于有了第一批公開的、文字性的承諾。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所以在這里,我也代表中搜鄭重地承諾,中搜愿意把這個抵制惡意軟件的自律公約作為監督檢查中搜自己的一個標準。

記者:如果說到真正的完全遏制掉這個惡意軟件作為一個終極目標的話,那我們現在走到了第幾步?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其實在治理惡意軟件路線圖,我們分了是五步,現在剛剛是走了兩步,下面還有三步要走,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個界定,第二要簽署一個自律公約,第三步就是要給網民推薦一個工具,第四步要公布黑名單,第五步要積極研究立法的進程。

記者:但是這樣的一個自律的公約并沒有一個法制的強制力,你們能夠在今后再面臨誘惑或者是再面臨要走捷徑的,這個前提下能夠堅守這個公約的底線嗎?

陳沛(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是非常尖銳的,實際上利益足夠大的時候可能很多人就會殺人,有人放火,實際上是利益足夠大的時候經濟學的規律決定的,現在這個情況下我的判斷是,就是所有好一些的互聯網企業采用流氓的方式推廣,它肯定是得不償失的,因為現在的環境和幾年前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網民的這種所謂自己的維權意識,有整個互聯網反對惡意軟件的這種聲勢和這種愿望,還有就是包括行業協會自律的這種要求,緊接著應該有相關的法律出臺,已經失去了一個繼續采用流氓方式進行推廣的一個環境。

但也有公司對行業自律的做法并不樂觀。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我覺得它只是第一步吧,就跟中國長期以來,比如最近都在談紅心鴨蛋,食品安全,很多這種問題,如果你沒有一定的懲罰,沒有一定的法制都是靠自律

小煤礦也要自律,你自己處理好別讓礦工死人,這種東西它真的能管住嗎?事實證明好像是無效的,最終還要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

事實上,有這種擔心的人并不在少數。誰也無法確定通過自律來維持平靜的網絡能走多遠?更多人在猜測,目前網絡流氓的銷聲匿跡可能只是表面現象。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我們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流氓軟件在絕地反擊。

記者:怎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和判斷?

曹凌翔(江民殺毒軟件公司公關部經理):因為通過我們監控發現,它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是越演越烈,它在尋找機會,一旦機會來了或者是環境改善了,它馬上可以全面爆發。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就像火山一樣,它是暫時休眠,何時爆發不得而知,只要沒有法律法規的出臺,沒有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出臺之前,他們是處于一種觀望態度。

面對這種擔心,作為軟件行業管理部門,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記者:治理這樣一個公害,對于我們這些行業管理部門來說是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陳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記者:難度在什么地方?

陳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因為它沖擊了舊的一些東西,它要出來管的話肯定沖擊了一些舊的平衡,也就是說它要么不管,要管就要管到不是它管的東西。

記者:你說的平衡指的是什么?

陳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就是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平衡,因為這一塊是各個部門都在管。

其實對于軟件產品,信息產業部在6年前就曾出臺過管理辦法。

記者:行業管理辦法頒布之后,在這個行業中依然出現了很多有違道德的事件。

陳沖(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所以這個說明我們在操作問題上我們不適應新的技術,我們原來對于他只想到了鼓勵他創新,而沒想到他如果用到歪的地方怎么辦。

李顯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我們中國人有一個毛病,什么事情都是要問題成了堆,鬧出了亂子,然后才有人去管,我覺得這次的流氓軟件也是這樣。

李顯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他坦言雖然行業協會和民間團體都有各自的行動,但從長遠來看,要維護網絡秩序的良性發展,立法才是最有力的保障。

記者:法律不是一天能制成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真正成為了法律之后,可能流氓軟件已經不存在于互聯網內了,那么制定這樣的法律還有意義嗎?

李顯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有意義,即使流氓軟件沒有了,它也會告訴那些想用別的新的辦法來損害別人的合法利益謀取自己不正當的利益,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說法律不是萬能的,但是只要我們有法律這個武器,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充分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就可以讓你的非法行為得到應有的制裁,也就是說我拿起武器是為了消滅戰爭,如果我們國防強大了不打仗,那不是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嗎。

記者串場:對于2006年的中國互聯網來講,反流氓軟件無疑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在這場涉及億萬網民利益的博弈中,從最初的民間疾呼到江湖論戰,從行業標準的制定到企業自律的約束,一切似乎都在向著樂觀的方向發展,但是中國的互聯網世界在這股浪潮過后,是否真的能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歸于平靜和安寧呢?我們在期待著,所有的網民也在期待著。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互聯網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一樣充滿了無數誘惑,大家都覺得它是一個金錢滿地。

記者:是一個名利場。

董海平(反流氓軟件聯盟發起人):是一個名利場,其實進來以后你會發現它里面充滿了謊言,充滿了荒誕 荒謬,沒有人或者說很少的人會認認真真地去考慮中國互聯網下一步的發展。

周鴻?t(奇虎公司董事長):你只要做商業就會有商業利益就會有競爭 會有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能免俗地去追求名,追求利益,我認為這本身沒有過錯,關鍵是追求名利的過程是不是合乎規則。

黃澄清(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如果說你做百年老店的話,你應該放眼未來,給我們網民提供更多優質服務,你才能夠長遠。

顏先生:這個網絡不屬于我也不屬于你,屬于全國人民,給我們一個文明安全的空間。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