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江西南昌:完善交通骨干線網,打造一體化公交體系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9-30

“7公里多路,以前開車上下班要1個小時。政府搶修了沿江快速通道,現在每天上下班也就20分鐘。”家住江西南昌市西湖區撫河北路、在紅谷灘區上班的周先生說。

 周先生的便利得益于“暢通南昌”建設。兩年來,南昌創新交通綜合治理模式,推動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車輛不限號、交通不擁堵”的雙重效益。

 規劃先行,完善交通骨干線網。南昌高標準開展干線路網和軌道線網專項規劃編制,優化“十縱十橫十聯、三環多射”骨干路網,構建交通路網和軌道線網的“雙骨架”體系。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干線路網里程達311公里,洪州大橋、復興大橋、洪騰高架、西二環高速正加快建設,地鐵1號線北延和東延、2號線東延正加速推進,城市交通骨干線網進一步完善。

 公交優先,優化出行服務體系。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網融合,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車、5公里公交、長距離軌道為主”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目前已開通運營4條地鐵線路,運營總里程近130公里,全市地鐵站均實現百米內公交接駁,公交出行分擔率提高到36%,綠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6%。

 分類攻堅,全力打通“斷頭路”。對一些久拖不決、久推不動的項目,納入“胡子工程”進行重點攻堅、銷號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46個“斷頭路”項目納入打通計劃,總投資約15.87億元,總長度約28.54公里,已開工38個,已通車10條;南外環高速、昌西大道等13個“胡子工程”已完成銷號,年內還有5個項目將銷號,城市道路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

 精準治堵,提高道路暢通水平。建立交通堵點實時動態優化排查機制,加大對學校、醫院、商業綜合體等重點區域交通擁堵排查整治力度;“一點一策”實施“小改小革”,暢通城市“微循環”。目前全市主動排查交通堵點897個,已完成銷號813個。

 科技賦能,優化道路交通組織。依托“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和前端智能視覺設備,導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車輛行駛等數據,建立信號配時中心,創新“交通信號三級優化”機制,為精準導調、及時疏堵、閉環反饋提供強大數據和技術支撐。今年以來,針對性進行預案控制、一鍵綠燈多路口聯動控制3285次,路口停車延誤平均下降15.48%。

 與2019年前相比,目前南昌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由118.2萬輛增至144.3萬輛,增長22.1%;平均車速從31.9公里每小時提升至38公里每小時,提高19.1%。

 “提升的不僅僅是車速”,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李紅軍說,“我們就是想通過以‘暢通南昌’建設為抓手,探索交通綜合治理模式,既要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更要提升干部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干部不忘初心、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進一步提升老百姓和客商的獲得感、幸福感,推動南昌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建設和營商環境的再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30日 15 版)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