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電子商務、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數字經濟卻逆勢發展。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遠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6.7%。如今,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以遠程辦公、電商平臺等為特征的數字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與之相適應的數字技能需求也不斷增長,數字技能的供需差距也愈發明顯。
3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提升國民的數字技能是應對數字技術時代挑戰、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但當前世界各國數字技能培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用人需求。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在《數字經濟下就業與人才研究報告》中預計,2035年中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將接近16萬億美元,總就業容量將達到4.15億,如果不實施有效的數字人才戰略,到時可能出現一個巨大的人才缺口,不只是在數量上,還有技能方面的缺口。
目前,世界各國將提升公民數字技能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各國紛紛推出培訓舉措。歐委會2021年發布的《歐盟技能議程》提到,所有公民必須具備基本的數字技能,勞動者能有機會獲得新的專業數字技能。
各國推進數字技能培訓具體舉措的特點包括:
強化國家頂層設計。歐盟早在2015年就發布了《歐盟數字技能宣言》,此后3年又陸續發布了《歐洲新技能議程》和《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各成員國制定國家數字技能戰略,提出要建立數字技能和工作聯盟,促進整個歐盟實現教育現代化。英國政府2018年和2019年接連發布《成人將從數字技能改革中受益》《提高成人基本數字技能》《提高成人數字技能計劃》,從資格的設計和制定、教育與培訓方式等方面介紹了專業資格證書制度。據2020年歐洲技能議程計劃,到2025年,歐盟2.3億成年人(即歐盟70%的成年人)至少應該具備基本的數字技能。2020年,韓國政府出臺《韓版新政綜合規劃》,提出要建立未來型職業培訓體系,培養18萬名新技術領域的核心實務人才。
重視資金保障。歐盟新數字歐洲計劃提供了6億歐元的預算用以提升數字技能,并提供了包括前沿數字技術碩士課程和短期數字技術專訓課程在內的不同行動,此外還有諸多促進數字技能培訓的基金。韓國《韓版新政綜合規劃》計劃于2020-2025年間累計投入160萬億韓元(約合9300億人民幣)。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2019年宣布投資43億盧比(約合4億元人民幣),在3年內培訓40萬名數字專業人才。
構建數字技能評價標準。英國政府通過開發成人數字技能資格標準來推進數字技能教育改革,建立了一套階梯式的資格證書體系,通過資格證書制度幫助成人獲得相應的就業資格。歐盟發布《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7年)》,歐盟委員會將通過伊拉斯謨合作項目,為教師提供在線自我評估工具“SELFIE”。
實施一體化數字素養發展項目。歐盟2018年啟動的“數字素養發展系統項目”,是為成人在非正規教育中提高自身數字技能,開發的評估和培訓系統。該項目構建了“評估-發展-技能驗證”的流程體系,通過在線資源為學員提供輔導,幫助其了解自身技能水平差距,建立新知識和個人經驗之間的聯系。
減少數字鴻溝。多個國家在制作規劃時,充分考慮弱勢群體利益,使各階層和年齡層的人群都能夠提高數字能力。韓國政府在《韓版新政綜合規劃》中,提出要在1200個城市和偏遠地區的農漁村鋪設超高速網絡,確保殘疾人能夠獲取信息。埃塞俄比亞政府制定的2020-2024年國家數字技能發展戰略,提出要提高年輕人、老人、女性和社會弱勢群體在內所有公民的數字知識和技能。加拿大政府2019年宣布向盲人協會的“與技術關聯倡議”項目投資130萬加元(約合678萬人民幣),為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時代落后的人群提供數字技能培訓。
為應對數字經濟發展新的需求,具備數字能力已經是公民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能力。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9.89億,互聯網普及率70.4%;農村網民3.09億,占網民整體的31.3%。說明我國還有大量公民尚不具備數字能力。據《2019年中國互聯網人才發展報告》,互聯網整體處于人才供不應求的狀態。在人工智能等對數字能力要求較高的領域,我國技術人才供需失衡尤為突出,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相關人才極度稀缺。因此,我國還需進一步加大公民數字培訓,提升整體數字能力水平,具體包括:
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公民數字培訓。分階段建立數字技能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地域人群搭建多層次培訓體系。構建包含高校、企業、社會組織多主體共同參與、協同合作的培訓生態。協調中小學、大學各階段數字教育、技工教育以及職業技能培訓的側重點,加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
健全數字能力標準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加強不同行業數字技能核心標準的研究,評價標準要與職業要求對應,特別針對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門檻較高的行業,需建立有區別的人才評價體系。另外,確保評價標準的連貫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通過證書形式為培訓人員提供就業準入證明。
打造精準培訓體系提升全民數字素養。針對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不同行業,編寫不同的培訓教材。針對少年、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齡層次人群,設計不同難度和內容的培訓課程,寓教于樂,提高參與度。
提升弱勢群體數字知識消除數字鴻溝。多渠道提升老人、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貧困地區等弱勢群體的數字技能。充分利用電視媒體信息傳播作用,發揮社區基層科普作用,定期開展數字知識宣傳和技能培訓,在老年大學、殘疾人協會、社區基層組織等增設培訓課程和活動天地,盡可能消除因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所造成的鴻溝。(作者隆云滔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怡潔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項目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