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中國信息協會第八期公益直播圓滿召開。此次直播邀請到家集團首席公共事務官郎永淳以《互聯網平臺商業模式助推生活服務業》為主題進行分享,重點圍繞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期間,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催生的平臺經濟在穩就業、促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展開解讀,吸引了近80萬人次觀看,社會反響良好。
系列公益直播是中國信息協會精心打造的公益平臺,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的優勢,宣貫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宣傳新一代信息技術,傳播行業的新方向、新案例,實現信息技術與產業升級全方位的鏈接。提高行業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水平,打造國內領先的產業轉型升級的研究和實踐平臺。中國信息協會系列公益直播圍繞“新基建”、數字化轉型、信息網絡安全、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熱點,從多方位、多角度解析未來“新基建”的發展趨勢,分享新技術與產業融合產生的新應用、新形態和新模式。
直播中,郎永淳表示,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各地布局新基建步伐加快,平臺經濟模式取得了迅猛發展。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形式,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基礎設施,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信息+數據+平臺規則”維系著整個商業發展。運用“數據+算力+算法”調度智能世界,以數據流動的自動化,以平臺為載體,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通過數據賦能消費者和企業,實現各類資源優化配置,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郎永淳分析,新基建背后是產業、經濟、政府、社會的全面數字化,產業互聯網是供給側的數字基礎設施,各類技術和產業服務平臺在服務創新創業、產業轉型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平臺經過迭代發展,第一輪平臺經濟的競爭已經基本結束,是以消費互聯網為核心的競爭,第二輪平臺經濟的競爭剛剛開始,是以產業互聯網為核心的競爭。第一代互聯網平臺的主要功能是撮合交易、雙邊市場平臺、屬性是流量“輕”平臺;第二代平臺是云平臺,屬性是可賦能的“重”平臺,能夠做到賦能供給側。未來十年是平臺經濟推動實體經濟變革的十年,是產業集群與城市集群、協同發展的十年。
郎永淳表示,互聯網平臺對經濟的主要貢獻體現在:第一,創造就業,實現三方共贏;第二,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創造多形式的靈活就業、居家就業、自主創業機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貢獻;第三,產業對經濟作用越來越重要,人們對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在增量市場提供豐富的在線服務,通過培訓服務、數據及金融服務、招聘服務、交易平臺等構建“以人為核心”的家庭服務交易數字基礎設施,織密“生活服務業管理網”,推進服務企業精準化發展,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生活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生活服務消費占服務總消費額的比重已超過30%。高效物流體系的建立、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消費場景的拓展,推動生活服務行業完成了全場景和全流程的進化以及線上線下的打通。由于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政策的扶持、消費需求刺激和資本的助力,加之大型生活服務綜合平臺的建立、數字化進程的深入等因素,生活服務市場近年來經歷快速增長。疫情給我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也給生活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帶來契機,催生新的服務模式從線下向線上變遷。數字化生活服務不僅保障了疫情期間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而且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成為促進“六穩”和支撐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后疫情時代,線下服務將逐步恢復發展,線上服務等新業態將延續強勁增長勢頭,有望成為我國服務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在當前疫情防控出現積極向好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的背景下,通過積極恢復“生產—流通—消費”的社會大生產循環,將有助于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提升我國經濟活力。作為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平臺經濟,在構建供需良性循環,促進經濟從量到質的轉型過程中大有作為,正成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從而引導全球經濟向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健康發展,催生一個嶄新時代。下一階段,中國信息協會將繼續舉辦“新基建、新模式、新生態”系列公益直播,將圍繞“新基建”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發展熱點和重點問題,邀請政府官員、院士專家、企業代表等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解析,推進數字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引領供給升級、企業轉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