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至關重要。為此,必須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現將中國聯通大數據所作的《復工復產現狀分析與建議》節選其中重要內容,以供讀者參考。
全國各省勞動力返城情況分析基于中國聯通人口大數據,整理、分析了我國31省份返城情況,發現發達地區勞動力缺口和中西部地區勞動力嚴重滯留的局面并存 。
經過分析發現,目前返城率與本地過年比例呈高度相關性,相關系數0.979 ,即在常住地過年比例較高的省份,目前都擁有較高返城率,在本地過年 比較低的城市,由于目前疫情影響,導致返城率較低。 此外,返城率比例和產業分布也呈關聯性。
從省份分布來看,目前返城率較高的省份,其工作人口的組成更大程度上依賴本地勞動力,大部分勞動力都在本地過年,因而疫情加重之后,即使各省開始嚴控人口流動,導致跨省人口流動量驟降,也未對本地復工復產造成過大沖擊。反觀北京、上海、廣東等勞務輸入大省,大量依賴外地務工者支撐當地生產建設,受到疫情影響,大量人員滯留在外地,返城率受到拖累。
從產業來看,疫情相關行業、制造生產業和民生保障行業的返城率最高。
據2月10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的返城率已經超過76%、防護服企業的返城率為77%;半導體等制藥業返城率超6 0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返城率為94.6%,煤礦復產57.8% 。其中,以制造業大省山東和河北為例的返城率87.6 %,排名全國前五。第二產業同樣發達的福建省,即使春節期間在本地過年的人數比例僅為6 6.2返城率卻達72.6。
從勞務輸出各省來看,安徽輸出地主要集中在江浙滬一帶;河南集中在北京、上海及部分周邊城市;湖北目前流出集中在重慶、深圳及部分周邊城市;湖南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及上海;四川主要流向重慶、上海、廣東 。
從勞務輸入各省來看,北京人口來源主要來自于河北天津;上海流入人口主要來源于江蘇、安徽;廣東主要來源于湖南、重慶;江蘇省流入人口主要來源于安徽、山東;浙江省流入人口主要來源于江西、安徽、河南。
總體來看,2020年節后企業的復工情況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中國聯通選取高端制造業、互聯網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一些代表企業,通過分析企業總部春節前后工作人口變化情況來洞察不同行業代表企業的復工率。通過分析看出,制造業復工勞動力達到公司等制造業復工勞動力達40%左右,而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遠程辦公來開展業務,在疫情的嚴峻形勢下,因而復工率明顯低于制造業企業。過遠程辦公來開展業務,在疫情的嚴峻形勢下,因而復工率明顯低于制造業企業。
詳情請點擊下方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