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智慧公園”濃縮重慶“智造”,智能產業3年奔萬億
來源: 新華每日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2-26

十多年前,重慶抓住全球電子產業向中國內陸轉移的機遇,憑借人力、土地等要素資源優勢,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手機產量也快速躋身全國“前三強”。

 這種以代工生產為主、關鍵技術和部件缺失的短板,使重慶分得的“一杯羹”,難免顯得酸澀。

 為給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壯大智能產業,2017年底,重慶提出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吸引了一大批投資額度大、技術水平高、上下游帶動力強的智能化項目落戶重慶。

 據統計,2018年重慶智能產業規模達到464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6000億元。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智能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規模。

 詳實的數據證明,重慶從“制造重鎮”到“智造重鎮”,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扎扎實實。

 作為一座老工業基地,重慶打造萬億級智能產業的基礎何來、底氣何在,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深入探尋其發展背后的邏輯。

 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躋身智能產業“第一方陣”

 十多年前,在全球產業轉移浪潮中,重慶陸續引入惠普、宏碁等筆記本電腦品牌企業,富士康、英業達等代工企業及800多家零部件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

 隨后,重慶又迎來智能手機快速普及的浪潮,手機產量快速躋身全國“前三強”。

 在筆電和手機的帶動下,2017年重慶電子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引擎”。但在快速壯大電子產業過程中,重慶也發現以代工生產為主、關鍵技術和部件缺失帶來的產業組織結構,難以維系長遠發展。

 重慶一家手機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3年這家企業從沿海來到重慶,當時芯片、電路板、顯示屏等超過80%的部件,都需從外地甚至海外采購。

 “很多人都認為電子制造是高科技產業,由于大量核心部件需要外購,我們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同時,長距離運輸帶來的物流成本、資金成本,又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要素資源優勢。”這位企業負責人舉例說,以手機芯片為例,從海外采購不僅價格不菲,還需大約兩個月的運輸時間,一顆芯片的物流成本就要兩三元,而一部手機的利潤往往只有一二十元。

 必須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以核心部件的本地配套提升附加值——

 瞄準液晶顯示屏、芯片等高附加值部件,重慶快速引進京東方8.5代線、金渝惠科8.5代線、SK海力士、萬國半導體、奧特斯等項目,著力破解核心部件的就近配套難題。

 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公關總監戚遠林告訴記者,該公司投建的我國首個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制造及封裝測試項目,去年投產以來,相關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筆電、手機、汽車電子、液晶電視等領域,其中絕大多數產品都在重慶就地“消化”。

 智能化浪潮席卷而至,推動電子產業向智能產業邁升。2017年底重慶提出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汽車電子、智能制造裝備等12個產業重點領域,打造具有“重慶基因”的高端產業集群,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在巴渝大地展開——

 引入京東方柔性顯示生產線,著力破解柔性顯示產品供給問題;推動集成電路企業繼續擴大產能,投資分別超過100億元的華潤微電子、聯合微電子中心項目也順利落戶;騰訊、阿里等“頭部企業”紛紛在渝布局,中科云從、豬八戒網等本土大數據智能化企業快速成長……

 產業的壯大,離不開展示交流平臺的助力。2018年8月,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據統計,首屆智博會以來,重慶簽約的智能產業項目超800個,占全市工業簽約項目的一半以上;2018年重慶智能產業規模達到4640億元、同比增長19.2%,今年上半年又達到3230億元、同比增長16.9%。

 今年智博會期間,不少業內專家表示,重慶已經躋身全國智能產業“第一方陣”,具備了在2022年實現萬億級智能產業的底氣。

 研發創新、補鏈成群發展智能產業“關鍵點”

 高清攝像頭輔以人臉識別技術,可自動跟蹤游客運動軌跡,終端設備還能顯示游客的行進步數和熱量消耗情況;無人駕駛巴士、無人售貨車往復穿梭,為游客提供接駁和售貨服務;機器人不僅能為游客端茶倒水,還能彈奏鋼琴曲……

 嘉陵江畔的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集納了近兩年來重慶智能化發展的一系列創新成果,今年8月底建成開放以來,已吸引超過20萬游客前來領略智能產業的風采、體驗未來生活的玄妙。

 記者采訪了解到,重慶能夠快速崛起為全球重要的電子制造業基地,靠的是全球電子產業向中國內陸地區轉移的機遇;在智能浪潮風起云涌、各地競相布局的背景下,重慶為何風景獨好?

 “關鍵是我們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補鏈成群,瞄準關鍵技術、核心部件持續發力,不斷拓展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體系。”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說。

 在智能終端的核心零部件中,集成電路不僅是“基石”,更是“價值高地”。

 據統計,目前重慶集成電路企業已超過40家,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全鏈條生態體系,預計到2022年將實現100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

 “重慶著力壯大智能產業的經濟發展主攻方向,與康佳集團的發展思路高度契合。”康佳集團總裁周彬介紹說,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二期將投資200多億元建設光電產業基地,滿產后將成為技術水平全球領先的光電技術中心。

 此外,重慶市政府還聯合紫光集團、華芯投資發起設立注冊資本1000億元的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600億元的紫光“芯云城”也落戶重慶。

 “以我們計劃投資35億元的智能安防設備數字工廠為例,該工廠即將在兩江新區開工建設,投產后年產值將達100億元,并帶動上下游形成千億元級智能安防產業生態圈。”紫光華智總裁汪昊表示,“隨著產業集群效應的顯現,重慶有望成為全國智能安防產業‘重鎮’。”汪昊說。

 千億級的液晶顯示產業集群,同樣在重慶初見規模。

 京東方重慶區域總經理孫耒來說,重慶智能產業快速崛起帶來的液晶顯示市場需求,是京東方不斷在此擴大投資的關鍵原因。

 得益于重慶濃厚的智能化發展氛圍,目前阿里巴巴所有業務板塊在重慶悉數落地;騰訊已在重慶實際投資超過60億元,涉及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旅游文創等諸多領域;華為不僅與重慶簽約共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華為的電子產品還成為中歐班列(重慶)的主貨源……

 科研院所稀缺、高端人才短缺導致的創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約重慶創新發展的“痼疾”。

 記者采訪了解到,2017年以來,重慶陸續引進20多家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在重慶布局科研機構和產業孵化平臺。

 全自動、無人化老工業基地正在“蝶變”

 汽車產業是重慶的支柱產業,隨著行業“寒意”漸濃,近兩年來重慶的部分車企出現了“感冒癥狀”,全市汽車產量持續下滑。

 但得益于近期多款智能化車型上市并成為“爆款”產品,帶動長安自主品牌銷量逆勢增長,其中9月剛上市的明星車型CS75 PLUS,在10月就銷售了17428輛。

 上汽紅巖作為我國重卡行業的“元老級”廠商,曾多年連年虧損;近兩年來,上汽紅巖接連推出多款智能化車型,今年上半年已經占據了全國工程自卸車行業20%左右的份額。

 “我們計劃5年投資20億元以上,對生產線進行全面的智能化改造,三期改造完成后將實現‘無人車間’。”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介紹說。

 記者在重慶飛象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展示平臺看到,一座模擬“智能工廠”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一輛模擬采集和分發數據的導引車穿梭在各個生產環節中,將倉儲、生產、檢測、物流等環節和設備通過工業級互聯網相聯接,從而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無人化。

 作為重慶“摩幫”的代表性企業,宗申集團也瞄準工業互聯網這一廣闊市場,在去年6月推出了忽米網工業服務平臺,并率先將其布局在宗申摩托車總裝1011生產線上。

 在這條生產線上,機器手臂來回穿梭,傳感器實時對產品進行檢測,無需人工操作;從上線到包裝所有環節均實現數據自動采集,后臺據此可自主編排生產計劃……基于此次智能化改造,該生產線用工數量減少了一半,人均產出卻提升了2.2倍,自動糾錯防錯能力還大幅提升了10.6倍,實現了平均10秒就下線一臺發動機。

 根據《重慶市發展智能制造實施方案(2019—2022年)》,到2022年重慶將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智能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重慶一直是‘制造重鎮’,未來將是‘智造重鎮’!”陳金山說。(本報記者栗建昌、何宗渝)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