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過馬路玩手機 河南最高擬罰200元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1-28

《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提交首次審議 

本報訊(記者張香梅)近日,《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提交首次審議,草案從公共秩序、文明出行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通過人行橫道使用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將由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處警告或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明確對“過馬路玩手機”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在國內其他地方已有先例,此前溫州、嘉興等地出臺了類似規定,但罰款金額不大。

近年來,走路看手機等現象在全國各地普遍出現,“低頭族”對自己和交通安全均構成一定的威脅。11月25日,《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提請河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草案”針對養犬、公共場所禁煙等突出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六條不文明行為由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整改,處警告或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包括從建筑物或車輛內向外拋撒物品;攜犬出戶不束犬鏈(繩)、不及時清理犬只糞便;通過人行橫道使用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等等。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過馬路玩手機罰款被列入“草案”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低頭玩手機對交通安全的確是隱患,此項規定及時必要。也有網友認為,從警告到罰款200元,具體如何實施,尚需制定細則。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過馬路低頭玩手機被處罰已不是首次出現,此前在嘉興、溫州等地已有類似規定。今年1月14日,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出了“過馬路低頭玩手機”的首張罰單;2018年1月份,山東濟南交警對行人過馬路玩手機、閑聊等不按信號及時通行的情況,采取視頻監控取證、在路口大屏幕集中報道或者宣傳媒體曝光等措施。

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認為,相關行政部門出臺此政策可能存在如下原因:從社會層面來看,此舉措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公共秩序的維護,保障公民出行以及車輛行駛安全。從公民個人層面上來講,此舉措可以提高公民在公共場合注意自身行為的意識,用法律法規促進公民道德修養的提高。

常莎認為,該規范在起到懲罰作用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公眾起到了預防作用。通過人行橫道時玩手機這件事說小則小,說大則大。一旦由于行人的疏忽,如忽略紅綠燈,造成交通事故危及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實在得不償失。若造成連環追尾,危及公共安全,則會面臨更嚴重的傷亡后果。

關于懲罰標準,目前來看需要對“手機等便攜電子設備”進行解釋。比如,通過人行橫道時使用電子手表、藍牙耳機算不算違反此規定?對于罰款金額的確定,可以先試行,將試行中發生的問題進行匯總,并結合具體實踐中的效果調整懲罰的力度與執行的標準。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