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木馬、網站篡改……提到網絡安全,很容易想到這些關鍵詞。近年來,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經濟產業不斷崛起,相比之下數字安全產業規模則呈現不匹配現象。
隨著新興產業發展,我國網絡安全問題呈現出全方位、體系化、內生性的新特點。網絡安全核心技術和領域人才欠缺,迫切需要我們找準重心、下定決心、保持恒心,著力突破關鍵技術、構建產業生態、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近日舉行的
數據統計,
河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計算機學院院長田俊峰認為,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要素,大數據的安全問題對于數字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主要表現為用大數據解決數字經濟安全和大數據自身安全。
他認為,傳統的應對方法是內網、外網分開,把網絡安全設備放在邊界,十分被動;而隨著手機移動網絡的發展,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之間的來回穿梭,使得僅靠邊界手段無法有效解決網絡安全問題。“大數據基于態勢感知主動防御,基于機器學習新的手段,把安全問題消除在發生之前,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應用普及”。
業內人士建議,要建立完善數字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的實施,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同步規劃建設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工作,完善數字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健全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風險預警、研判處置和應急協調機制,提升總體的保障能力。(記者姚坤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