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建設智慧社會 推動可持續發展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0-21

   50年前,互聯網的前身阿帕網誕生,從此,互聯網日益成為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25年前,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網絡迅速成為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的重要工具,惠及近14億中國人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對建設智慧社會作出戰略部署。在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指出,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進入關鍵時期,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我們希望與國際社會一道,尊重網絡主權,發揚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

智慧社會包括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種智能生態系統,是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人類文明演進的新階段。構建智慧社會,是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的必然產物,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要求,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動力量,同時,智慧社會建設也對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在此,我愿分享3點主張:

第一,擴大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網絡的本質在于互聯,信息的價值在于互通,任何國家的智慧社會建設都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智慧社會,要打破產業界限、市場界限和時空界限,推動國與國之間的深度合作,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政策協調,對接發展戰略,分享治理經驗。要通過共建智慧社會、共享智慧成果,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

第二,健全治理體系,完善法治環境。建設智慧社會,是技術的集成、文明的演進、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社會治理模式的迭代,既無先例可循、無樣板參照,也還沒有網絡空間國際公約。我們應樹立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意識,強化各國政府責任,深化國際務實合作,共同推進智慧社會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法治化。

第三,聚焦人文關懷,培育智慧倫理。要始終立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需要,以信息化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模式的變革。要充分考慮技術倫理問題,超前預判、提前規避可能形成的社會風險和倫理沖突。要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消除“信息孤島”,填平“數字鴻溝”,使智慧社會建設真正成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劑“良藥”。

媒體融合發展是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正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探索“新聞+”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智慧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現在的人民日報,已經從70多年前的一張報紙,發展成為擁有報、刊、網、端、微、屏等10多種載體,300多個媒體平臺,綜合覆蓋用戶超9億的全媒體形態的新型媒體集團。我們將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助推各國智慧社會建設經驗的交流互鑒,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來自中國媒體的力量。

(摘自10月20日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外部長高峰論壇上的致辭)

《人民日報》(2019年10月21日09版)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