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辛國斌表示,在推進“一帶一路”工作方面,工信部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政策溝通。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通信業發展戰略,開展政策交流,推動行業標準體系互認,發掘合作潛力。二是健全服務體系。系統梳理工業通信業“走出去”企業情況,建立了工業通信業“走出去”信息數據平臺和工業通信業“走出去”重點項目庫,跟蹤重點項目實施情況。三是協調引導產業互利合作。積極搭建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對接平臺。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組織行業協會、企業赴境外交流對接,深化與沿線國家產業合作。在電子信息行業,多家光伏企業在美國、日本、歐洲、南美、東南亞等地投資光伏站建設或開展EPC總包服務。四是推進工業園區合作建設。五是加快信息通信互聯互通。暢通信息絲綢之路,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和標準普及,服務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建設,形成了綜合性國際業務局、區域性國際局、邊境局和國際信道局為主體的國際通信出入口整體架構,提高了對沿線國家的信息通信輻射帶動能力。大力推動跨境光纜建設,不斷提升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信息互聯互通水平。推動電信企業設立國際公司,不斷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在巴基斯坦、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海外運營。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強分類指導,提高服務水平,完善保障體系,積極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產業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通信互聯互通方面,辛國斌表示,提高國際通信的互聯互通水平,對于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普及,提升區域的信息化服務水平,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工信部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各種國際合作機制、雙多邊的交流平臺,積極與沿線國家進行對接。先后與柬埔寨、伊朗、孟加拉、阿富汗等國家信息通信主管部門簽署了《政府間信息通信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與東非共同體五國、埃塞俄比亞和國際電信聯盟分別簽署了《共建東非信息高速公路合作文件》,并擬將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與國際電信聯盟簽署《關于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電信和信息網絡領域的合作意向書》。
二是優化國際通信出入口布局,調整形成了“北上廣”等九個綜合性國際業務局,昆明等十個區域性國際業務局,深圳等十個邊境業務局和霍爾果斯等58個國際信道局為主體的整體架構。有力地保障了我國與沿線國家信息通信業務的通信質量,確保網絡信息安全。
三是大力推動跨境光纜建設,確保信息傳輸的高效暢通。目前已與周邊12個國家建成跨境路纜系統,建成了四條國際海纜。目前正在擴容中哈,新建中阿、中巴以及“絲路光纜”等跨境光纜系統。積極推進基礎電信企業參與“中國-東盟信息港”、非洲“六縱六橫”骨干光纜等建設。
四是推動基礎電信企業積極參與國際通信業務運營,為相關國家提供高質量的通信服務。2016年我國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已經在巴基斯坦、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海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