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于風口的共享單車行業迎來第一個國家級指導意見。5月2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共享單車免押金和為用戶上保險。
今年,共享單車在中國特別火爆,已經成為全國30多個城市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因此也帶來諸多問題:車輛亂停亂放、車輛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風險安全等。
記者注意到,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顯示,要求各城市制定規劃,引導共享單車有序投放和停放,推廣運用電子圍欄等技術;同時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實行用戶實名制,禁止為12歲以下兒童提供服務,并鼓勵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保障用戶和其他人員人身安全。
實際上,用戶實名制、免押金、上保險等作法已成為行業趨勢,大部分單車企業及機構已在實行,例如,ofo小黃車的車身明顯位置已經貼上“12歲以下兒童禁止騎行”的標志,小藍單車、永安行等單車早在3月就宣布接入芝麻信用,不同城市的用戶可根據自己不同的芝麻分獲得免押服務,而支付寶超過4.5億的用戶已全部實名。
記者從螞蟻金服處獲悉,目前已經有9家共享單車接入了芝麻信用實行信用免押,按照芝麻分值在不同地區進行減免押金,利用芝麻分獲得免押服務的已有數千萬人次。同時,一位芝麻信用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你單車、迪唄單車和ddbike三家共享單車服務商也正在引入芝麻分,最快或將在5月內上線。
根據交通部的征求意見稿,目前共享單車企業凡是對用戶收取押金、收取預付資金的,應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據記者了解,支付寶從4月29日開始上線掃一掃解鎖共享單車功能,并已為數千萬次騎行投保了意外險,不到一個月,國泰產險已為支付寶用戶在線成功理賠9起,其中最快的理賠只用了4個小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共享單車運營企業30多家,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注冊用戶超1億人次,根據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社會最關心的共享單車三大問題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損壞率高、用戶需要重復交納押金以及出現安全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