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網站近日公布的《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十三五”金融業信息技術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據悉,到“十三五”末,我國將全面建成安全穩定、技術先進、集約高效的金融信息技術體系。
規劃透露,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1.79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一。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探索與應用,網絡借貸、網絡眾籌、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不斷涌現,金融機構經營模式和服務模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金融機構可以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推動創新發展,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和服務手段,推進技術架構轉型升級。
《規劃》強調,“十三五”時期金融業要全面支持深化改革,積極對標國際先進,推動創新普惠發展,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并圍繞統籌監管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統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推進信息技術發展各項工作。
《規劃》確立了“十三五”期間金融業信息技術工作的開展目標,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信息技術持續驅動金融創新、金融業標準化戰略全面深化實施、金融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金融信息技術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規劃》圍繞上述發展目標,從“夯實基礎、強化安全、支持創新、深化標準、提升治理”等方面提出五項重點任務。一是完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夯實金融服務基石;二是健全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增強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是推動新技術應用,促進金融創新發展;四是深化金融標準化戰略,支持金融業健康發展;五是優化金融信息技術治理體系,提升信息技術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