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消息,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7年12月3日—5日在浙江省烏鎮舉行。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表示,從IT到新IT,人工智能已迎來了拐點。
孫丕恕認為,目前與AI相關的運算僅占數據中心10%左右的負載,但對計算力的需求已呈現出強烈的增長趨勢,這種需求的增加或許將設有上限。為縮短AI的進化過程,匹配更高的應用需求,需要有指數級增長的計算力作為核心支撐。另一方面,將中國市場積累下的海量數據資源轉變為高價值數據資產,將為AI的突破及廣泛應用提供豐富的“養料”。
孫丕恕表示,目前浪潮AI解決方案在中國占有率達60%,在BAT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的占有率達90%,此外已在醫療、智慧城市、互聯網等領域積累了50PB的高價值數據。
采訪時,孫丕恕的身后是阿里巴巴無人超市。
“這個無人超市挺先進,不管好不好,反正就是挺熱鬧”,孫丕恕認為,無人超市的出現,無法判斷是好是壞。從目前來看,其好處是讓更多人接觸到了人工智能,對百姓的生活產生了直接影響。壞處是很多超市是夫妻店,“要是被無人超市替代了,夫妻干什么去?”
從另一個層面講,這也證明了數據和云計算相比較,前者更容易被百姓所理解。“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買云計算,但很多人都有智能設備,這會產生數據,所以數據會頻繁接觸,更易被理解”。
在AI時代,老牌企業和新興互聯網企業相比,誰更有優勢?
在孫丕恕看來,老牌企業的優勢在于技術、數據等。而新興企業優勢在于某一垂直領域的領先,“比如說醫療,肯定會出現很多新互聯網公司”。孫丕恕強調,無論是哪家AI公司,要想做強做大,一切的核心還是計算數據,加上算法。
而在市場競爭中,每家公司都會有各家的標準,好處是帶來行業的進步,壞處則是會出現惡性競爭。那么如何來統一標準?到底聽誰的?
“誰勁大就聽誰的”,孫丕恕坦言,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市場化競爭,“現在講阿里勁大,電商就聽阿里的,別家就聽他的多。當然京東說不服,那就倆人打唄”。對于數據商而言,因涉及到隱私、泄密等問題,政府會出臺一些規格,但同樣存在市場競爭,一定要靠市場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