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電子新“政”凸顯電信三大機遇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5-24

隨著各主要省區市電子政務“十一五”規劃的陸續出臺,我國電子政務的重心開始轉入建設落實。除中心城市外,多數地市乃至部分縣級政府開始成為電子政務建設的主體。在信息化基礎較好的地區,解決網絡縱橫雙向互聯互通、信息資源整合、業務協同的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一些信息化起步較晚的地區則面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實現政府部門業務流程信息網絡化的緊迫課題。在城市管理、公眾服務、安全生產等領域,信息化應用不斷創新升級。平安城市視頻監控、數字城管、醫保信息化、網絡教育、數字社區等成為重要的信息化應用建設熱點。今年4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發布后,公共信息資源的增值開發利用備受關注,面臨著發展良機。

從上世紀90年代電信部門發起組織的“政府上網工程”開始,電信運營商在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專家指出,隨著政務應用的深入推進,尤其是面向公眾社會服務的應用升級換代,電子政務建設社會化趨勢不斷加深,在網絡和平臺建設方面政府傾向于統一建設并尋求長期的外包合作伙伴,在提供公眾服務方面政府需要借助各種信息化渠道和增值服務手段。那么,這將給電信企業帶來哪些機遇和課題?記者就此廣泛走訪了相關部門領導和多位業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并赴重慶、云南等地深入調研,綜合各方面信息發現,當前電信業在參與電子政務建設方面主要面臨三大機遇。

機遇一:平臺整合帶動“一攬子”外包

為了保證電子政務統籌規劃、應用整合,很多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都開始“三個統一”,即統一建設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統一建設電子政務傳輸信道、統一建設政務綜合門戶網站。專家指出,建設和應用的整合使得政府信息化項目將由量多面廣走向集中,帶來了系統更大的訪問量,對帶寬、存儲、容災等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務網絡建設及服務“一攬子”外包漸成主流趨勢。

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國家對電子政務建設投入將達2000億元。僅2007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就達600多億元。電子政務是包括基礎網絡、應用平臺、各種業務系統在內的綜合工程,而網絡建設和服務外包的份額正在不斷擴大。曾培炎副總理在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從信息網站自建自管向重視發揮社會力量作用轉變”。北京等省區市已在局部領域嘗試電子政務整體性外包,包括咨詢、建設、運維等“一體化”工作。各地正在探索的電子政務建設外包新模式不下10種。電信企業在基礎網絡建設、平臺的整合優化及增值服務的運營等方面,擁有著顯著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能夠通過合理的商務模式整合產業鏈,打造信息交換及公共服務平臺,滿足政府部門之間信息交換、資源共享的需求,以及政府部門向公眾提供網上辦事及信息服務的需求,并可使政府部門從具體的技術工作中解脫出來,無須關注信息技術及系統運維,減輕壓力,節約成本。

與另建專網相比,電信公網在成本、安全保障、服務體系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可以提供安全可靠、便于管理、易于擴展的傳輸網絡服務,能夠從源頭上避免重復建設,發揮規模效益,降低總體建設成本。不久前簽署的國家電子政務網中央級傳輸骨干網網絡服務采購項目,就是由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共同承擔的。隨著電子政務市場熱點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電信企業與其他IT服務廠商相比,在服務、維護渠道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記者在云南調研期間,所到之處,無論是省地縣各級政府部門負責人對利用公眾網資源促進電子政務建設都表現出極大的歡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公安局長表示,信息化的核心是解決“快、準、安全”問題,電信運營商有著豐富的網絡和服務資源,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電子政務建設,提供一攬子服務解決方案,幫助政府解決“又好又快”建設電子政務的問題,同時也提升電信在整個信息化領域的競爭力和社會公信力。

記者調研發現,當前很多基層政府電子政務建設剛剛起步,對快捷的“一站式”辦公、辦公透明化等需求越來越強烈。而這些市場由于遠離中心城市乃至二線城市,傳統的IT集成廠商鞭長莫及,電信企業如果適時介入,從簡單的網絡接入和組網業務向提供辦公OA等基礎應用軟件、承攬網絡運維等方向發展,市場開拓將取得良好成績。

機遇二:平安工程激活視頻應用需求

過去談起電子政務,最大的工程就是“十二金”工程以及政府內網、外網建設。當前電子政務發展面對的一個最大的機遇就是“平安城市”建設。專家指出,如果說電子政務是信息化的“龍頭工程”,那么當前地方政府的平安城市建設可以說是“龍頭中的龍頭”。一方面,平安城市建設受到黨政領導和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建設資金有保證;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推動,其建設主體將從政府向各級企事業單位快速擴散,用戶規模非常龐大。

2007年,全國22個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城市(部級試點)平安建設將進入建設中期,全國各省區市確定的400多個“3111”工程試點縣、市、區平安建設也開始進入高潮,許多省區市先后出臺了《2006年~2010年平安建設綱要》。此外,還有許多沒有列入試點的城市和地區,也都在結合本地的實際,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平安城市建設。專家估計,2006年全國各地安裝攝像機總數保守估計達100萬臺,今年還將成倍增長。

迅猛增長的視頻采集設施激發了帶寬、儲存器、智能處理等方面的市場需求,應用規模越大,對網絡的安全、穩定、處理能力以及運營成本要求越高。記者在一些省市開展的調研發現,隨著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的廣泛推進,需求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城市建設選擇主導電信運營企業作為合作方或承建方,“全球眼”、“寬視界”業務在公安、消防、邊境口岸等領域的應用蔚為大觀。

平安城市建設不僅帶動了視頻監控應用的普及,更是對視頻應用的示范,各級政府負責人對視頻應用的理解認識不斷深化,視頻會議系統也隨之迅速普及。在西南邊陲的云南瀾滄縣,去年9月與電信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縣到鄉視頻會議系統,僅差旅、會務費一年就將節約400多萬元。臨近的其他縣目前也紛紛開始視頻會議系統的論證和預研。北京市現有的26.3萬余個圖像信息采集點中,各級政府投資建設的僅有1.5萬個,只占總數的5.7%,其余均為社會資源投資興建的。江蘇省灌云縣公安局在全縣城鄉積極推動安防監控系統建設,2006年投入400余萬元,在23個鄉鎮的主要道口、金融營業網點、學校、醫院以及一些案件多發的重點部位安裝了500余個監控攝像頭;并督促金融、煙草等191個重點單位安裝了與110指揮中心聯網的報警防盜系統。

機遇三:公共信息服務呼喚增值業務創新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了電子政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任務,要求從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表達權出發,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及時發布公共信息,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提出了“服務是宗旨”的理念,要求電子政務要把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007年,在中央指導和要求下,我國各地電子政務建設將重點圍繞面向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展開,“服務是宗旨”的理念將在各地普及。

專家指出,提升電子政務公共服務能力需要“電子”與“政務”良性互動,充分利用已有網絡基礎和即將建成的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業務應用系統和信息資源,加強配合,促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目前重要的關鍵的,與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務信息資源中的絕大部分仍掌握在政府手中。早在2004年,由中辦、國辦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指出,“對具有經濟和社會價值、允許加工利用的政務信息資源,應鼓勵社會力量進行增值開發利用。”目前這一文件已經解密,將為信息服務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日前公布,并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打開開放政務信息資源的桎梏。國信辦電子政務組陳小筑司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參與到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來,提升電子政務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國信辦近期將通過深入調研和總結經驗,研究制定相關的配套指導意見。一個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手段,綜合各類政府信息資源,以統一平臺的形式向公眾提供公共信息服務和增值信息服務的建設模式已經呼之欲出。

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長勝認為,電子政務建設將開創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投入的新局面,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和其他專業性機構,共同參與采集、開發、整合政務信息資源,支持有技術優勢、服務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信息服務企業盡快發展成為政府信息資源開發的旗艦企業。對于傳統電信企業而言,只有加快信息增值業務和服務的創新,整合產業鏈,打造信息交換及公共服務平臺,才能在電子政務應用的大潮中承擔起更加重要的職責。

要實現信息服務的大眾化,必然要求最有效利用現有終端、網絡,并加大業務創新力度,降低使用門檻,同時廣泛開展培訓和宣傳。電信企業服務于世界最大規模的電話用戶和世界第二的互聯網用戶,也有在全國廣大城鄉廣泛分布的網點和服務隊伍,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重視充分利用公眾網絡資源,用更便捷更節約的方式推廣公共信息服務;另一方面,電信企業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電子政務基礎網絡建設、面向公眾服務、行業部門信息交換等方面加強支撐力度,加深服務層次,在整個電子政務公眾信息服務體系中承擔更大的作用。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