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解讀電子政務績效評估誤區打造服務型政府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04-15

2002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建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機制”。《2006-2020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更加明確指出:“建立電子政務規劃、預算、審批、評估綜合協調機制。加強電子政務建設資金投入的審計和監督。明確已建、在建及新建項目的關系和業務銜接,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的電子政務財政預算、基本建設、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和績效評估制度。” 然而現實中許多省市推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未達到既定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許多省市在這個過程中走入了以下幾個誤區。

◆ 誤區一:政務網站績效評估=電子政務績效評估

◆ 誤區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僅是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門的事

◆ 誤區三:一套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指標適用于所有部門

◆ 誤區四: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指標是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全部


    對于誤區一,朱華認為,政府網站績效評估評估的是政府的網站,并不是政府實施電子政務取得的績效。

    在朱華看來,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是電子政務中的的一部分。而電子政務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為民服務,讓政務工作和人民實現互動。

    目前國內的一些地區和省份的政府門戶網站等實現電子政務的基礎建設----諸如上網設備、上網網絡、上網軟件等----已經較為完善,但最終要強調完善這些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服務,即為社會企業服務,為社會人民服務。


    對于誤區二,朱華認為,績效評估對政府的電子政務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而評估的關鍵在于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用什么樣的指標體系來衡量電子政務,在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群體當中,爭論比較大。對于1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七屆(2008)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暨經驗交流會”上發布的評估結果,一些省份認為評估指標設立的不合理,因為按照既定的評估標準,自己省份的政府網站的名次被排低了。對于評估指標體系的設立,朱華認為還處于一個摸索的過程,并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體系,但這個評估體系是在不斷的評估當中進行不斷的總結和完善。雖然評估指標體系的設立還在不斷完善中,但有幾個“公共”指標是要必然設立的。比如,對公共設施建設的評估,對于政務信息公開程度的評估,對于政府網站更新頻率的評估。

    對于評估過程,如果是用同樣的指標體系、同樣的方法對不同的地方的政府網站進行評估,所得出的結果之間應該是有可比性的。而如果是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指標體系對不同的地方測下來,就毫無可比性而言,也就失去了評估的實際意義。


    對于誤區三,朱華強調,對于不同的省份、不同級別的地區,不能用統一的一套指標體系去衡量。要針對不同情況的有特定評估指標體系,在這個體系里,要有公共指標,也要有特殊指標。所以說,一套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指標并不能適用于所有部門。


    對于誤區四,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指標只是對電子政務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的評價,并不是對整個電子政務的評價。如果要對整個電子政務評價的話,現在的評估指標體系還遠遠不夠,因為電子政務涉及的東西非常多,而且不同的時期的重點又是不一樣的。所以說,用績效評估指標去評價整個電子政務,是不夠全面的。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關乎三方

    電子政務的服務對象是企業社會,企業個人。但就服務質量而言,在一些方面做的還不夠好。

    對于一個企業,無論在哪個地方建址,都會考慮到持續發展的問題,就要對廠址周邊的整體的環境做研究和考察,比如對地理、交通、人文、市場等的考察。朱華認為,現在的社會信息資源的百分之八十是掌握在政府手上的,而這些信息資源的對外發布,就是以政府門戶網站等電子政務的方式來解決的,而一些省份和地區的信息公開度和更新頻率,還不能令人滿意。

    企業拿不到準確的信息資源,就無法完成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就不會選在該地區建址。企業建不成工廠,就不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不能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問題,而最終把地區經濟發展和就業問題的擔子留給了當地政府。所以說,要利用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作為一個考察點,從一方面來評估當地的電子政務工作,這就關乎到當地政府、企業、個人三方面。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作為一個考核指標,可以讓電子政務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多的服務,以最終把政府打造成“服務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視角的電子政務綜合績效評估應具備以下特征:

1、作為政府機構績效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

2、以評估目標(建設服務型政府)為這一體系的邏輯起點;

3、覆蓋電子政務規劃、建設與運維等全生命周期,綜合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各項工作;

4、借鑒戴明循環思想,構建“PDCA”評估體系,形成不斷改善的電子政務績效管理機制,而不僅僅是指標體系的設定。

    而構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的基本原則一是必須根據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戰略目標對電子政務績效進行正確定位。二是構建科學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而不僅僅是一套電子政務績效指標。三是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工作要能夠發揮持續的導向作用,形成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的長效機制。

    在構建過程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是要解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框架及其必須的組成部分。要形成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的長效機制,因此構建的績效評估體系中評估主體、評估流程、評估模型和評估結果運用等都非常重要。具體而言,評估主體必須具備相應權力,能夠影響被評單位行為向評估主體期望的方向調整,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和評估結果的透明披露,靠“問責”的制度化來實現電子政務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是要解決由于各類政府機構的差異性而導致的電子政務績效差異性問題。要分析影響電子政務績效的環境因素,充分考慮各政府機構其環境和基礎條件的差異,在進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時,不僅可以進行橫向比較,還能針對不同政府機構的業務特點,保持評估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準確性。

    三是要解決對電子政務績效的綜合評估問題。評估要覆蓋電子政務全生命周期,而不僅是事后評估、系統評估或投入產出評估等。同時,還要綜合評估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工作。

    四是要解決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結果發揮正面的導向性問題。要將評估與監管結合,注重過程的動態監控與閉環管理,才能發揮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對具體工作的“指揮棒”作用。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