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危機下電子政務明確服務新使命需靜心練內功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05-14

2009年,相對全球金融局勢的動蕩不安,中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步伐略顯平穩,它已經洗去鉛華、回歸理性。正是這樣的環境,才能讓電子政務工作者們有機會靜心練內功、思考發展方向、著力彌補薄弱點。4月16日,由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2009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比往年更加熱鬧,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創新政府管理,深化公共服務”。“堅持學術性和公益性為原則,突出開放性與務實性。”這是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對這次論壇做出的貼切注解。

“現階段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是促進政府職能向服務型轉變,因此既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又要有手段、方法的創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行電子政務是我國創新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途徑和重要內容。”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洪毅在致辭中談到。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長勝也指出,從2006年以來,國家信息中心和國家行政學院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都是緊緊圍繞著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這個方向展開的。在本屆論壇上,來自工信部、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的領導和專家都為電子政務的創新思路提出了務實的建議。

金融危機下的新使命

可以判斷的是,電子政務在今后的建設中“切口”將更小、目標將更明確,那就是――服務于民。但看似簡單的目標,其建設途徑卻并不簡單。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勢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訴求更為突出。

金融危機對政府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由于社會對政府救市的信心不足,老百姓會質疑政府的運作過程能否保障政令暢通、高效,因此對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挑戰。除了信息公開這一功能之外,政府在逆境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戰略決策也遇到挑戰; 同時,政府組織、協調能力也需要得到加強。

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呢?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認為,第一,應依靠電子政務系統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實行陽光行政,保證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提高公眾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 第二,電子政務的決策支持系統也需加強,這樣才能提高領導機關的決策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戰略決策失誤; 第三,政府要舍得花錢,構建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信息化平臺,幫助其度過難關; 第四,要通過電子政務的系統重構,改善公共服務的服務模式,為保民生提供支持,民生中最關鍵的是醫療、就業和社保等三個方面,可以在全國有計劃地建設就業、醫療和社保服務系統; 第五,應把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放到實現網上辦事的跨部門協同電子政務方面來; 第六,要利用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強化對政府自身行為的控制,降低行政成本,要更多地應用電子政務系統,并發揮電子監察和電子審計系統的作用,加強對權力的制約。

“蓄水池”式共享方式不可取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業內專家均認為,應該從整體上反思電子政務這幾年走過的道路,2009年,是電子政務結構性調整的一年,對一些問題必須認真求解,例如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低、資源難以共享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信息處吳鈺處長形象地比喻:“現在我們有很多項目的信息共享思路是建‘蓄水池’,大家常考慮的是有多少條渠道能夠流到‘蓄水池’里,就是說有多少部門能向自己的數據庫提供相應的資源。重視數據庫的建設,卻忽略了數據庫的利用。” “蓄水池”式的資源共享思路導致數據庫建設的高成本,而且在討論數據資源取舍時,設計方只是泛泛地提出數據需求,而很少考慮哪些部門需要哪些數據,如何把各類數據加以整合?另一方面,這也導致了很高的安全成本,如果不明確數據的使用者,那么也就沒有辦法保證合理的定制化的保密設置。

吳鈺指出,“蓄水池”式的共享思路引發了一系列矛盾。第一,不知道這個蓄水池應該建在哪兒,很多部門都認為應該建在自己這里; 第二,如何保證“蓄水池”的水質和水量?“蓄水池”式的數據資源共享機制很難保證; 第三,如何讓想“喝水”的人喝到“水”,這是服務機制的問題,如果數據庫建在某一個具體部門,則很難提供貼近各方面需求的公共服務。

綜合來看,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模式就值得推薦,該服務平臺在國家測繪局,黑龍江省政府、省發改委和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于2006年立項,以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為基礎、以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為核心,建立了一個面向政府、公眾和行業用戶的、開放式的信息服務平臺,讓各個部門不用再花更多的財政資金購買相關的基礎地理信息。這一共享模式通過平臺的技術研究成果帶動應用,反過來又通過實際應用促進技術研究,是一種適合國情的基礎地理信息社會化應用和服務的模式,逐漸形成了省市多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服務和運營機制。

吳鈺分析說,追根溯源,“蓄水池”思路是不科學的需求觀造成的。我們不能從自己部門內部需求出發設立需求分析目標,而應該從公眾的需要出發,這樣的需求分析更有說服力,更有明確的目的性,也便于公眾檢查。需求分析強調的是把提高政府服務能力作為電子政務的基本要求,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作為電子政務的根本使命,要讓電子政務在解決公共事務難題中發揮關鍵作用。

更加重視專家資源聚合

本次論壇開幕式上,洪毅透露,國家行政學院黨委為給我國電子政務開展跨地區、跨部門交流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和平臺,在原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中心專家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了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從2008年1月成立以來,目前已有六十多位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軍隊、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的信息化工作主管領導,以及一批在電子政務領域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其中,并在電子政務跨部門信息共享、中外電子政務比較研究等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只有發揮專家才智、聚合跨部門資源,才能把電子政務建設引向更快的發展道路。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