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加速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提升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效能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1-07-27

在全球信息化高速發展時期,經濟轉型、行政管理、社會服務等各領域日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強有力支撐。近年來,在建設服務型政府過程中,電子政務建設已經成為提升各級政府政務服務平臺功能與效能的重要動力和引擎。實踐充分證明,沒有電子政務建設的深入推進,就沒有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的新進展和新跨越。因此,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不斷提升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功能與效能,進而全面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是“十二五”期間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一、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新時期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這對電子政務的未來發展與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據統計,我國互聯網網民數量已近4億,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互聯網已經成為公眾參政議政,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網絡民主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網絡,一些腐敗案件浮出水面,一些民生難題得到有效解決,一些群眾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一些政府決策更加科學、合理,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中,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成為核心的要素,而各級政府網站在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方面擔當起了重任。《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可以使用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方式進行政府信息公開。實踐證明,各級政府門戶網站對信息的公開具有及時性、完整性、充分性和穩定性,以及信息與其載體的不可分割性、可查詢性、可累積性,在政府信息公開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此外,在線辦事、在線投訴、公眾參與等功能也是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的重要功能,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的良好環境。因此,充分發揮網絡民主,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項迫切任務。

(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新時期建設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現實要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政府門戶網站應用為代表的電子政務建設在全國蓬勃開展,特別是電子政務在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過程中的應用更加突出,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專題會議中都對電子政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08年11月18日,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何勇在全國深化政務公開經驗交流會上講話時強調,“要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堅持傳統方式與新型方式并舉,大力發展電子政務,積極探索提高行政效率、規范權力運行、方便群眾知情、便于群眾監督的公開載體,努力擴大覆蓋面、增強時效性、提高影響力”。2010年6月29日,在全國深化政務公開推進政務服務經驗交流會上,何勇同志在講話中再次著重強調,“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電子政務是創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的有效手段。要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管理和組織,及時把政府決策程序、服務程序、辦事方法、結果等向社會公開,更好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要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作用,搞好政府信息公開。要完善網上辦事功能,積極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審批和網上監管等方式,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要進一步完善電子監察系統,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在推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搞好統籌規劃,防止各自為政、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2010年10月15日,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專門就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提出意見: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網絡平臺,方便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辦事。同時,就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等工作,都強調要加強行政執法的信息化建設,如“推行執法流程網上管理,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評等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對電子政務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明確要求,為各地區、各部門如何通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搭建好各類政務服務信息化平臺,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

(三)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新時期提升政務服務功能與效能的有效保證。自2002年以來,中央陸續投資建設了金財、金審、金盾、金保、金質、金土、金農等40多項電子政務工程,關系國計民生的政務事務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電子政務支撐。電子政務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程度越來越深。以大連市為例,電子政務已經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大連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系統”以及“大連市政府信息公開網”成為全市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總平臺,實現了規范化、動態化的“一網式”公開。以“中國大連”政府門戶網站為總平臺的電子政務應用提高了政府政務服務效率,網上信息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功能不斷增強,“中國大連”門戶網站提供網上辦事和服務事項已達6223項,開辦“在線訪談”190期;70多萬名市民、10多萬個企業和11萬名公務人員擁有“中國大連”電子郵箱。電子政務創新了行政審批服務方式,網上審批工程實現市本級109項行政許可事項100%在網上辦理;網上電子監察已實現市、區兩級行政審批業務全程電子監察。同時,全市基層站所、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窗口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日益提高,保證了各級各類政務服務效能顯著提升。電子政務建設的需求來自于政務服務實踐,政務服務實踐又充分反映出了電子政務建設的成果,電子政務提升政務服務功能與效能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是各級政府改進服務、提升效能的強有力保證。

二、政務服務建設對電子政務建設的新要求

(一)實施電子政務資源整合。統一的工作體制機制、統一集中的管理模式無疑是保障電子政務健康、高效、規范發展的關鍵。凡是電子政務管理體制比較順的地區或部門,電子政務發展的就快,推進的就好,特別是那些整合電子政務資源,走集約型發展道路的地區和部門,推進力度更大,推進效果也更實。如青島市提出“一體化”的電子政務建設思想,從最根本的管理體制上先統一,然后是規劃統一,網絡統一,應用軟件統一。青島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各個系統,都統一采用一套軟件,為實現政府領域的“一網式辦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江西省電子政務建設始終堅持“統一組織領導、統一規劃實施、統一標準規范、統一網絡平臺、統一安全管理”的“五統一”原則,集中力量建設全省電子政務統一網絡平臺,統一開發共性應用軟件,統一提供共性電子政務服務。云南省通過統一建設政務網絡平臺、統一運行維護、統一安全保障體系等方式,大大節省了建設和維護費用,網絡安全性、系統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政務服務建設關鍵看效能,上述這些省市的電子政務建設方略實現了從信息割據走向整合共享、從各自為政走向聯合協同,有效解決了“技術鴻溝”、“信息孤島”等問題,既節約了政府投資,又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