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玉門市“一處跑、跑一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加速鍵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0-24

   玉門市“一處跑、跑一次”放管服改革推行兩年以來,在這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中,始終堅持和不斷探索黨的十九大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任務的重要抓手,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到基層的下放,推動政府治理體系“減權、清權、放權、曬權”,不斷為企業“松綁”、為老百姓“解絆”、為市場“騰位”、為辦事“提速”,全面落實“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任務,讓群眾和企業成為最直接的受益群體,努力營造全省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權力瘦身,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是簡權。改革中,明確清晰的目標,針對目標分權并不斷精簡審批流程,授權不受責,甘肅省玉門市即探索提出了“首席代表”完成審批機制,通過將審批權限層層授權于“首席代表”,按照優化的統一辦事標準,簡化的統一辦事流程,“首席代表”行使審批最終決定權和審批專用印章使用權,即可實現“一個人”完成審核、“一枚章”終結審批,“一處跑”辦理完畢的辦事流程,所有審批行為不出大廳即可辦理。通過流程再造,開展“四減”工作,分兩批次減少辦事證明100項,針對662項集中辦理事項,減少辦事要件534項、減少辦事環節1323個、減少137項“僵尸事項”并通過新增事項予以替換,

二是清權。2018取消調整和新增行政許可事項141項,2019年調整市級政府部門駐玉單位行政許可事項共34項。至目前,按照機構改革后的職責調整,共梳理我市本級28個部門和單位行政權力事項共3067項,其中行政許可196項(其中駐玉單位16項)、行政裁決9項,行政處罰2012項、行政監督28項,行政獎勵18項,行政強制137項、行政確認69項、行政征收17項、行政給付53項和其他職權528項。

三是放權。根據窗口運行情況進行辦理事項和審批窗口的動態調整,對于一些年辦件量少、與其他事項關聯度低的辦理事項,通過流程梳理再造,探索建立了部門間相互交叉授權制度,將辦件量相對較少的5個部門的21項事項委托與職能相近的部門窗口辦理,通過部門之間交叉授權,優化了人員結構,提高了服務效能。按照機構改革“三定”職責調整已梳理完成12個部門、15項政府授權事項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通過,授權部門行使行政審批決定權和專用印章使用權,實現群眾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事。

四是曬權。甘肅省玉門市是“三集中三到位”“一處跑、跑一次”放管服改革的的發源地,甘肅省玉門市民中心是改革成效紅利具體體現的地方。改革以來,共入駐經常辦理事項662項(行政許可187項、行政確認90項、行政給付28項、行政處罰3項、行政監督1項、行政裁決1項、行政征收4項、其他行政權力事項296項、公共服務事項52項)。其中,662項事項均實現網上辦理預約、查詢、在線辦理,229項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結。按照已公布662項“跑一次”辦事清單(分別于2017年2月15日和2018年2月23日公布,其中審批類事項572項,占進駐事項的86.4%),結合大數據分析平臺將進駐事項進行細化分類,即時辦結396項(2小時內)、半日辦結11項(2-4小時內)、1日辦結37項(2—8小時內)、多日辦結218項(1個工作日以上),并公布《最多跑一次細化為多日、一日、半日、即辦事項目錄》(662項)。

二、創新突破,放管服改革“玉門藍本”向全省復制推廣。

“放管服”改革后,審批程序簡化了,以前是業主圍著部門、一家一家跑,現在是部門內部自己跑,通過項目并聯審批、容缺辦理,青春助跑團幫辦代辦,市長助跑熱線、找茬辦公室聯動辦公,群眾業主進一家門、辦多家事,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業主。在《中山大學/16份營商環境調研8:甘肅13%受訪者稱好》的調研報告中,玉門市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所需時間從商改前的15天下降至2018年的1天,比全國平均數(7天)少6天,比全國最佳水平(2.7天)少1.7天;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所需交涉的窗口數量從商改前的2個下降至2018年的1個,略優于全國最佳水平,高于全國最佳水平(1.1個);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所需辦理證件數從商改前的3.9個下降至2018年的1.5個,達到全國最佳水平;90%以上的市場主體都會使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已拓展到甘肅政務服務網、玉門市人民政府網站、愛玉門APP、玉門政務直通車等各政府網站和移動端,網上辦事大廳知曉率應在80%左右,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一是完善項目審批制度建設,推行項目聯合審批。圍繞進一步優化投資營商環境,開展項目并聯審批、容缺審批,制定《甘肅省玉門市重點項目容缺并聯審批實施細則(試行)》、《甘肅省玉門市建設工程項目并聯審批操作規范(試行)》,將多個部門多頭跑變“一個窗口一處跑”,進行項目立項備案至落地實施全流程的跟蹤服務和聯合審批,以前需要帶著七八份資料跑七八個部門,現在只需要帶一份完整的資料到市民中心半個工作日,即可辦結項目審批相關手續,有效激發了民間投資活力,解決了無效跑腿的問題,加快了項目落地步伐,逐步實現項目“百日審批”改革目標。至目前,已完成16次項目聯合審批,實現72項事項容缺辦理要件140項。

二是建立中介超市,項目審批再提速。解決了項目審批過程中政府部門間審批流程多、時間長的問題后,為不斷解決企業辦事中梗阻,抓住中介服務審批時間長、服務效率低的關鍵環節,通過線上和線下公開征集中介服務企業,將涉及工程咨詢、工程勘察和設計、森林分類區劃界定、環評報告編制等33個服務事項的68家中介機構集中至甘肅省玉門市政務服務網,建成全省首家中介服務超市,項目審批實現75個工作日內辦結,進一步優化玉門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為甘肅省玉門市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并逐步探索形成統一規范、開放競爭、健康有序的中介服務市場,吸引外來投資,促進玉門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壓縮項目審批時限,激發民營資本活力。在影響項目建設的施工許可方面,甘肅省玉門市“一處跑、跑一次”改革工作將安全開工條件備案、質量監督注冊和施工許可3項審批合并為1項審批,申報資料由原來的89項減少到30項,減少了62.5%;審批時限由法定的25個工作日壓縮為9個工作日,壓縮了64%;開辦企業注冊和不動產登記業務均實現了“即來即辦、當日辦結”;商事制度改革推行“零推諉”、“零距離”、“零積壓”、“零差錯”的標準,堅持即來即辦、即時辦結的原則,開辦企業注冊和不動產登記業務均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有效激發了民營資本和社會發展的活力。2019年第一季度,審批政府投資類項目15個,總投資0.52億元;備案項目40個,總投資55.03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3個,總投資35.5億元,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實效。在國家要求審批時限壓縮到120個工作日的基礎上,玉門自加壓力,在實現“百日審批”的基礎上,從項目立項到施工許可證辦成力求突破75個工作日審批完結,進一步優化玉門營商環境,創造玉門經濟社會發展趕超速度。(楊曉東張金城)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