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互聯網金融要念好“人”字經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4-02

面對新技術、新平臺、新模式,一些金融機構更多的是“以錢為本”,欣喜于網絡帶來的“降本增利”空間,賣噱頭、搶份額,卻沒有以人為本,沒有誠心實意地把各種“新”當成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消費體驗的契機,所以“熱浪”過后,有人缽滿盆滿,有人狼狽不堪。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人身險保費收入1383.2億元,同比下滑23%。這個結果,多少讓人感到意外,但仔細思量,也在情理之中。
說出乎意料,是因為僅僅4年前,互聯網保險還風光無限——2013至2015年,網銷人身險的保費增速一直保持三位數。憑借場景化、小額度、交易便利等優勢,俘獲大批消費者。僅“雙11”購物節,某公司就賣出2億多張保單,不少人發出“互聯網‘后生可畏’,將很快代替線下渠道”的慨嘆。然而到了2016年,“生猛小子”就開始打蔫,保費增速逐月放緩,2017年頹勢依然。
說合乎情理,是因為縱觀互聯網保險近幾年的成長脈絡,這一“跌”,堪稱行業成長、成熟過程中,非過不可的一“關”。
保費負增長,是行業告別野蠻增長、回歸保障功能的主動作為使然。從2016年到2017年中旬,保監會連出幾道令牌,整頓互聯網保險市場亂象。那些短期高現價的準理財型保單,虛夸業績、違規承諾收益的險種,全都下架;那些風控手段不完善、內控管理不到位、與非法集資平臺勾勾搭搭的保險公司,業務都被叫停……這些舉措,雖然把不少保費擋在了門外,但擠出的是“水分”“毒藥”,留下的是“營養”。而今,保費增速放緩了,可“保險姓保”了,實打實做靠譜買賣,滿足消費者保障需求,也提高了行業風控能力。如此刮骨療毒,利在長遠,能讓保險業正本源、抓主業,這一跌,疼得值。
也應看到,互聯網保費縮水一定程度上是消費者以腳投票的結果。前兩年,互聯網保險烏煙瘴氣:聚眾博彩的假保險,炒概念、愚弄大眾智商的假創新,名為送保險、實為搜集消費者信息的假優惠,令人不勝其煩。雖然監管部門對這些做法糾偏、查處,但“生猛小子”已在不少消費者心中烙下輕佻、胡來的印象,怎會有消費黏性?保費大起大落在所難免。能讓保險業意識到消費者信任不可傷害,自此開始練內功、真創新,這一跌,疼得值。
保險說到底是一種復雜產品,不似普通商品一經售出就錢貨兩清。場景化、便利化并非全部消費體驗要素。售前咨詢是否耐心?售后服務是否暖心?相當重要。有些保單缺乏線下服務網絡支撐,有些渠道和平臺簽單后就是大爺、與保險公司之間推諉責任,有些網上客服只見其字不聞其聲,既不專業,也冷冰冰缺乏人情味……凡此種種,著實讓消費者不爽。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保監會及各保監局共接收互聯網保險投訴4303件,比上年同期增長63.05%,較之保費規模,老百姓的“不滿意”在成倍增長!保險是面向生命的產品,關乎生老病死,應比其他產品更有溫度。讓保險業明白消費者體驗的痛點,自此增投入、強服務,這一跌,疼得值。
近年來,包括保險在內的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其營銷觸角長、半徑大、成本低、覆蓋廣,與線下交易相比,優勢頗多。可是,面對新技術、新平臺、新模式,一些金融機構更多的是“以錢為本”,欣喜于網絡帶來的“降本增利”空間,賣噱頭、搶份額,卻沒有以人為本,誠心實意地把各種“新”當成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消費體驗的契機。實踐證明,“客戶就是上帝”這一商業邏輯對互聯網金融的作用,與對傳統金融經營模式并無二致。所以當互聯網第一波“熱浪”過后,那些誠心誠意為客戶利益去創新的企業,收獲滿滿;急功近利“吃相”難看的家伙,狼狽不堪。
科技進步正在加速,一波波“熱浪”正在路上,對金融業的滌蕩,后面還會有第二擊、第三擊,比如人工智能中的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技術,對線下第三方服務比價的大數據手段等,已經被用于金融行業。用好這些技術手段,能進一步滿足群眾的金融消費需求、提高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也能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希望以往那些不靠譜的金融機構能吸取教訓,尊重消費者需求,保障消費者權益,重視消費者體驗,踏踏實實念好“人”字經。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