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國家信息安全 政府采購門檻不能少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1-02

跨國公司通過直接向政府部門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獲得我國大量核心政府部門的重要信息,這種情況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手機與毛驢

一個人的死訊,令高漲的國際原油價格應聲回落,這個人就是以一系列血腥恐怖行動“聞名”世界的伊拉克基地組織領導人扎卡維。導致扎卡維被炸死的,是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擁有的通訊工具:手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扎卡維手機所發出的信號,幫助美軍找到他所處的準確位置并對其實施了空中打擊。”

另據報道,俄羅斯1996年用空地導彈炸死車臣匪首杜達耶夫,也是因為杜達耶夫使用的衛星電話暴露了他的位置。

而基地頭目本?拉登能長期逃脫美國布下的天羅地網的追殺,重要原因就是他根本不用任何現代電子通訊工具,而是“用毛驢來傳遞信息”。

在現代信息社會里,網絡和通訊工具關乎一個人的生死。那么,它是否也關乎一個國家的安危呢?答案是肯定的。芯片比TNT更可怕

人類社會發展到21世紀,戰爭的表現形態不是火箭槍炮,而是經濟戰和信息戰,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芯片和軟件的威力已遠遠超過炸藥和鋼鐵。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布什總統已簽發了美國對敵進行網絡戰的總統令。這是美國第一套用于指導對敵展開網絡戰的指導綱要。該總統令首次就全國范圍內如何以及何時對敵計算機網絡展開網絡攻擊提出了指導性的原則。可以想像,未來的某次戰爭,僅通過輸入幾個命令就可以使敵人所有的計算機系統崩潰。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美國人會對聯想“神經過敏”了。平心而論,這次從里到外全副“美國制造”的聯想確實很冤枉。而且,美國在信息技術領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世界上許多科學技術和專利都是從美國轉讓出去的,美國在防黑客和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方面也在世界遙遙領先。說聯想電腦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有些牽強,但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問題,美國人總是秉持“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思維方式。

政府機構與人員信息關乎國家安全

和美國的斤斤計較相比,我們似乎過于“心寬體胖”了。

我國正在推行電子政務和政務公開。要獲得我國政府部門領導的一些信息非常容易,網絡就是一個工具。沒有誰覺得這些信息跟國家安全有關系。

但如果有人將一些中央部委的機構與人員信息放在你面前,這些信息極為詳盡,從部級領導到處級干部;從司局名稱到組織架構;從人員姓名到行政級別;從辦公電話到移動電話;從電子郵箱到每個人所用的電腦的具體型號、配置、使用情況甚至機器號碼――當所有這些信息都放在你面前時,你會覺得這和國家安全沒有關系嗎?

如果再告訴你,所有這些信息掌握在一些外國大公司的手里,而且都是這些公司通過正當的渠道搜集到的。你會認為這影響不了國家安全嗎?

如果再告訴你,外國公司搜集這些信息的渠道,正是從與你的日常商業交往中獲取的。你會覺得這不是泄露國家機密嗎?

現實就是,以直銷為主的某著名跨國電腦公司銷售部門手里就有門類齊全的政府客戶資料信息。這些信息都是該公司通過直接對政府部門銷售商品、提供所需服務的過程中獲得并匯集起來的。

信息安全觀亟待更新

據美國《華盛頓時報》披露,2005年1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原有外國廣播信息服務處的基礎上成立了“公開信息中心”,主要任務就是每天在全球各個網站、論壇里搜集各種各樣的軍事信息。

有研究表明,信息化時代,美國有高達80%左右的情報來源于他國各種公開信息。因此,“我們的信息安全觀亟待更新”,公安部信息安全登記保護評估中心副主任畢馬寧說。

跨國公司可以獲得我國大量核心政府部門的重要信息,聯想在美國能做得到嗎?聯想中國政府事務部總監馬健榮表示,“這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美國政府采購高度重視對信息安全的保護。據了解,當聯想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時,美國與聯想簽署安全協議,要求聯想在參與美國的政府采購時,不得以任何形式索取、接受、維護、鑒別有關美國政府定購電腦產品的用戶信息,以及任何有關具體的美國政府部門可能會采購電腦產品的信息。為此,聯想不得直接向美國政府銷售,而必須通過第三方代理銷售;同時,不準美國政府用戶的信息走出美國本土,為此,聯想必須接受美國安全部門對其信息系統使用情況的檢查;另外,聯想必須通過美國政府認可的本國公司提供產品售后服務,而不能直接進行產品售后服務。

即使在聯想滿足了如此嚴格的要求后,美國朝野還是在政府采購中制造了聯想“安全門”事件,最終把聯想電腦排除出了保密系統的使用范圍。

我國政府采購該出手了

“我認為這不是壞事,或者說,壞事可以變成好事。”中科院院士倪光南這樣評價聯想在美國政府采購中的遭遇。他說,這可以促使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強化信息安全意識。“聯想微機的核心技術,包括CPU、操作系統等等都是美國的,但美國仍認為有安全隱患。我國的信息系統怎能毫無顧忌地采購外國產品呢?”他反問道。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江涌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表示,以前大家一直懷疑在IT產品中,潛藏著信息安全方面的危機,但限于自己的技術實力,無法證實。“美國針對聯想的做法恰好給了我們一個警醒,說明電腦信息系統的安全建設不容懈怠。”

電腦是信息加工和處理的工具,也是信息傳遞的介質。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劉慧認為,“通過聯想‘安全門’事件,我們看到了美國人是怎樣處理和管理信息安全問題,也迫切感到我國政府采購在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加大力度,保護信息安全。”

聯想事件,把我國政府采購推到了保護國家信息安全的第一線。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