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電腦“毒王”到底該怎樣鏟除?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4-13

    網絡病毒,一直是計算機使用者心中的陰影。從“沖擊波”到“熊貓燒香”再到近期出現的“灰鴿子”,一波又一波的電腦病毒給電腦使用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為什么有些病毒具有如此威力,請關注―――      

    “熊貓走了,是結束嗎?不是的,網絡永遠沒有安全的時候,或許在不久,會有很多更厲害的病毒出來!所以我在這里提醒大家,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并不是你應該注意的,而是你必須懂得和去做的一些事情!”“熊貓燒香”制作者李俊最近在網上向網友寫信致歉。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新華網最新消息,“灰鴿子”近期推出2007版,利用它提供的功能,黑客可對中毒電腦進行遠程控制,如記錄鍵盤、從網上下載文件、對外進行攻擊等等,瑞星反病毒反木馬一周播報欲將其列為本周關注病毒。那么,這些制造不少麻煩的病毒到底“強”在哪兒? 

    網絡新病毒不斷出現 

    江民反病毒專家向記者介紹,“灰鴿子”最早是遠程控制軟件為專業人士使用的一種工具,但后來被心存不軌的人利用,制作出了能使他人計算機成為“肉機”(“肉機”即為中了病毒、任人擺布的計算機)的病毒。通常是感染“灰鴿子”的電腦會主動連接黑客的控制端,這樣即使中毒的局域網內電腦沒有公網IP,但由于它會主動連接控制端,因此黑客可以控制局域網內的機器。利用“灰鴿子”黑客可以直接查看中毒用戶的鍵盤輸入,中毒用戶的鍵盤記錄是保存在一個特定文件里面,通過控制端上面的一個按鈕就可以直接查看記錄文件的內容了。 

    江民反病毒專家說,“灰鴿子”被稱為2006年上半年的“毒王”,下半年這位“毒王”逐漸被“威金”病毒所取代,據近期檢測數據表明,“灰鴿子”已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只要用戶有很強的安全防范意識,會正確使用殺毒軟件,就可以有效防范這些病毒。 

    一連串的病毒接踵而至,互聯網安全看似岌岌可危,電腦用戶也是人心惶惶,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恐慌。目前,江民反病毒中心每天都會截獲1000多個病毒、木馬及變種病毒,其中很多病毒的破壞力傳播力都遠遠大于近期這些比較“著名”的病毒。“熊貓燒香”在技術上其實并無太大亮點,但之所以人們會注意到“熊貓燒香”及其變種、后繼病毒,一是因為這個病毒所使用的小熊貓的圖標非常直觀,另一方面跟外界因素也有很大關系。 

    病毒越來越“兇” 

    互聯網實驗室咨詢顧問盛振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計算機病毒發展呈現出幾大趨勢:1.傳播越來越快,破壞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尤其是對企業甚至國家的信息安全都產生著嚴重的威脅。2.種類越來越多,手段越來越高,目的越來越明確。現在的病毒往往采用最新的編程技術,病毒隱蔽性增強,變異迅速,甚至還對抗安全軟件,躲避查殺。病毒變種快、更新快、存活能力強。病毒的傳播也不再是盲目的、無目的的傳播,而是針對可能獲取利益的群體進行定向傳播。比如2006年的光大證券被掛網銀木馬事件,網銀在線被掛黑洞病毒事件,病毒制造者的目標都對準了那些股民以及經常使用網上銀行的用戶。3.智能手機等新興IT產品將成為病毒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據江民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病毒制造者開始以“經濟利益”為不斷追求技術突破的源動力,這種病毒不再是單純地破壞計算機系統,而是通過病毒來控制被感染的電腦(業內人士稱其為“肉機”),以套取對方的個人信息。最近截獲的此類病毒,其抗殺能力和隱身能力特別強,為避免被查殺可謂使出渾身解數,有的會給自己加很多殼來偽裝自己,有的使用ROOTKIT自我隱藏技術,有的甚至會先結束殺毒軟件進程,然后再運行病毒程序。對于用戶來說,無論是被病毒破壞了電腦文件,還是被木馬盜取了賬號密碼,損失無疑都是慘重的。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能大面積盜取銀行賬戶的病毒,給社會造成的損失更大。 

    相關鏈接:如何做好病毒預防 

    江民公司的反病毒專家對廣大網絡用戶特別是電子商務人士提供了一些防范病毒入侵的建議: 

    (1)一定要安裝殺毒軟件,養成及時升級殺毒軟件的習慣,并將殺毒軟件的升級設置成自動或者定時升級。 

    (2)選擇具有隱私保護功能(特別是信用卡號以及密碼保護功能)的防殺病毒軟件。 

    (3)打開殺毒軟件的實時監視功能。(4)及時安裝操作系統補丁。(5)建議在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或進行網上交易前,采用殺毒軟件來查殺。 

    (6)網上交易過程中要特別留意瀏覽網頁的變化,比如IE地址欄的詳細信息、網頁連接、一些可疑的進程等,并關注這些網頁地址URL的變化情況。有問題及時聯系網絡銀行或者相關專業人士。 

    (7)時常關注反病毒公司的最新病毒信息。(8)養成修改網上銀行密碼的習慣。 

    (9)不執行來歷不明的軟件。這些軟件可能來自QQ、MSN、郵件附件等。不管它們的標題多么誘人,養成打開或者執行文件前采用殺病毒軟件查殺的習慣。 

    (10)要認識到絕對的安全是沒有的,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防范意識。

    專家指出,利益驅動、網絡普及和軟件技術的大眾化成為電腦病毒越來越多的主因。 

    近段時間,互聯網世界可謂災難連連,計算機病毒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它們就像生物病毒一樣,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除此之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他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像上時,它們可能已經毀壞了文件、然后再格式化你的硬盤驅動或引發其他類型災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占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并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 

    而對于出現的眾多銀行賬戶被盜現象,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安全控件并不能完全保證網銀的安全,唯一的辦法只有咨詢相關技術人員做好防毒工作,維護網絡安全。 

“經濟利益”是主要誘因 

    對于目前出現越來越多的“黑客案件”,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利益”正是目前病毒制造者不斷追求技術突破的原動力,而這些制造者,已經不僅僅是玩技術的“黑客”,而是演變成有經濟基礎、有組織、有目的的網絡攻擊,從而使得網絡犯罪率急劇攀升。 

    互聯網實驗室咨詢顧問盛振中曾指出,現在互聯網上病毒如此之多,主要原因便是經濟利益的驅動。這點,我們也可以從“熊貓燒香”病毒制造者李俊那里得到驗證。李俊處于鏈條的上端,其在被抓捕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至少獲利15萬元。而在鏈條下端的涉案人員張順目前已獲利數十萬了。一名涉案人員說,該產業的利潤率高于目前國內的房地產業。 

    其次,我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民的高速增長,使得互聯網越來越融入社會生活,這些都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客觀條件。如此龐大的網民隊伍,使得互聯網出現更多的問題也就成了必然。 

    第三,IT技術人才不斷增加也為病毒的產生提供了某種人力上的支持。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IT教育機構有幾萬家。這些培訓機構每年培訓出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名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加之軟件技術與病毒制造技術本就同源,許多病毒制造者以前就是網絡安全員,在軟件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計算機病毒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怪了。 

    也曾有黑客指出,病毒層出不窮、愈演愈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大院校學程序設計的畢業生越來越多,“有些年輕人的一大興趣就是黑別人的機器。” 

    各界達成聯盟共鏟“毒王” 

    其實通過調查以往爆發的病毒事件,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病毒之所以肆虐,乃是利用了廣大網民的疏忽,如:對一些具有誘惑性的病毒網頁或郵件缺乏防備、計算機安全級別設置過低以及忽視系統和應用軟件的升級等等。 

    江民科技公司的反病毒專家指出,在我國,計算機網絡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出現才10年有余,在這樣一個年輕的領域里,做好網絡防護以防止病毒軟件的惡性攻擊對保護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寶貴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殺毒畢竟是一種事后的補救措施,如何建立長效的應急和預防機制,才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方面就有賴于國家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法律是治理互聯網安全的一道利器,尤其急需的是有關網絡安全和公眾虛擬財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從而對一些企圖利用網絡謀取不義之財的不法分子和蓄意破壞者形成心理威懾,促使其不敢為。目前,很多個人、民間組織頻頻發起倡議,希望盡快立法,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響應,隨著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殺毒軟件的功能升級和公眾防毒意識的提高,網絡的防御能力將會越來越強,并最終成為一片凈土。 

    盛振中認為,現在的互聯網仍處在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計算機病毒不可能得到解決。但是我們不需為此失望,有安全產商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有政府機關為我們保障權利,計算機病毒不會也不能阻止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的發展。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