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國產數據庫肩負云安全重大使命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2-07-05

倪光南:國產數據庫肩負云安全重大使命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接受賽迪網記者采訪,本次訪談是“金倉有約”系列訪談節目。倪院士近年來致力于推廣國產CPU、國產軟件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并為促進制訂有關產業政策建言獻策。他指出,保障云安全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實現自主可控,這就勢必要用到國產基礎軟件。云安全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數據安全,目前國產數據庫在安全級別上已經趕超國外。

據了解,目前包括Oracle、SQLServer、DB2等在內的所有國外數據庫產品,最高只達到EAL4級的安全級別,人大金倉、達夢等國產數據庫達到了安全四級,相當于EAL5級別。倪院士對此評論說,國產數據庫的安全級別完全可以保障數據、尤其是國家敏感數據的安全。軟件是用出來的,希望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我們國產數據庫產品。

倪院士認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走向全球、推動中國成為軟件強國的十年,也將是數據庫、中間件等國產基礎軟件快速發展的十年。在國家信息安全戰略的指導下,國產基礎軟件將一步步地追趕國外廠商,成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目前,倪院士認為國產基礎軟件應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核高基”的政策支持。這些政策的出臺不但給數據庫這樣的國產基礎軟件廠商提供了資金扶持,也帶來了產業鏈合作的機遇。數據庫這樣的基礎軟件需要整個產業鏈合作來推動。

對于行業的發展,倪院士認為應該從政府客戶尋找突破口,同時希望政府帶頭使用國產基礎軟件。目前我國基礎軟件在技術方面與國外相差不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市場化程度上。國產企業應加速服務轉型,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

精彩觀點:

·集中國家力量共同發展國家基礎軟件

·國產軟件應學習國外經驗堅持自主創新

·借政策“東風”從政府客戶尋找突破口

·國產軟件差距在市場化程度應加速服務轉型

·云計算與大數據皆是國產基礎軟件發展大機遇

·國產基礎軟件安全級別領先保障云安全

·大數據時代一站式解決方案是趨勢

集中國家力量共同發展國家基礎軟件

記者:首先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我國國產基礎軟件的發展趨勢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倪光南:未來十年,將是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走向全球、推動中國成為軟件強國的十年,也將是數據庫、中間件等國產基礎軟件快速發展的十年。在國家信息安全戰略的指導下,國產基礎軟件將一步步地追趕國外廠商,成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目前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的基礎軟件包括數據庫管理系統、操作系統、中間件和辦公套件等四類,而它們大多被外國跨國公司所壟斷,中國軟件企業單憑自身力量,很難進行競爭,這也是國家政策支持的重要原因。國產基礎軟件市場空間狹小、用戶信賴度不高、政策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比較突出。“核高基”確定了發展基礎軟件的目標,說明發展基礎軟件的方針在國家決策層面上已基本解決,現在是落實的問題。

縱觀國際軟件行業的發展,作為軟件業的發源地——美國,在軟件行業發展之初,主要由軍方出資研究,在技術成熟后才轉到民用。法國也于去年宣布由政府牽頭投資,組建集團公司,進軍云計算領域。美歐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崇尚自由競爭,尚且采取動用國家整體力量的方式攻克主要技術難關;作為新興市場國家,我們更應當充分發揮國家的力量,集中財力、攻堅克難,在基礎軟件的開發、應用上大做文章。

國產軟件應學習國外經驗堅持自主創新

記者:您認為國產基礎軟件與國外軟件相比,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倪光南:我們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軟件技術和軟件工程能力,以及市場化運作經驗,特別是在品牌運作上,也要重點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結合中國軟件和中國企業自身的特點,廣泛交流、合作與聯合,規避一些可能遇到的風險。

我國信息科技的發展晚于國外幾十年,在基礎軟件方面國外軟件更是先入為主,當我國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時候,這些國外基礎軟件便占據了市場,特別是在中間件、數據庫軟件方面,IBM、Oracle等國外軟件商從人們的認知度上就要先于國內廠商。

不過,從技術上來說,國產基礎軟件并不落后于國際水平,但是在應用和產品成熟度方面卻需要加強。據了解,很多跨國公司開發軟件時,是24小時都在做開發,亞洲的同事上班做,下班后,歐洲同事接著做,美洲的同事再接著做。

此外,國產基礎軟件要堅持自主創新。目前,自主創新、創新驅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要想使我國的基礎軟件扭轉國外軟件產品占據市場的局面,也只有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以人大金倉、達夢等國產數據庫為例,為了使產品更加好用,特別針對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造,甚至定制開發服務,使其數據庫產品可以和應用緊密“捆綁”,用戶安裝產品時,數據庫、應用,包括操作系統、中間件等基礎軟件一次“安裝”到位,為用戶提供了更本土化、更貼心的服務。從這些成功案例來看,在基礎軟件方面做出創新仍然是可能的,我國軟件產業的振興遲早會實現,提高民族自信心,保持堅持不懈的心態,在自主創新精神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夠做到讓中國軟件產業屹立于世界軟件之林。

借政策“東風”從政府客戶尋找突破口

記者:有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國產數據庫約占總體市場份額的8%,而92%的市場份額則全由國外廠商瓜分。但是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的扶持,給基礎軟件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這對企業來說是件好事兒,但如何能抓住機遇取得發展也需要軟件企業認真思考。對此您有何見解?

倪光南:國家“十二五規劃”、“核高基”的政策支持,為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走向全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國產軟件必須要努力趕超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占據壟斷地位的外國軟件,發展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提高品牌知名度,爭取在政府和企業的市場中把國外軟件壟斷的現狀打破。只有國產軟件的真正崛起,中國才能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軟件強國。

國家“核高基”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但給數據庫這樣的國產基礎軟件廠商提供了資金扶持,也帶來了產業鏈合作的機遇。數據庫這樣的基礎軟件不是孤立發展的,它需要一個產業鏈,大家只有通過精誠合作,才能與國際巨頭進行有效競爭。

國產品牌首先應實現在政府行業得到應用,在政府行業得到了成功應用后,再推廣到其他行業。政府還要對優秀的國產軟件企業的成長保持信心和耐心,一定要毫不動搖地選擇國產品牌。

此外,也應成立有關的產業聯盟,把精力放在國產基礎軟件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究、互操作性研究以及國產基礎軟件應用推廣的咨詢和服務,努力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一體化的國產基礎軟件解決方案,為國產基礎軟件發展創造良好的技術支撐環境。

國產軟件差距在市場化程度應加速服務轉型

記者:國產數據庫企業和國外企業相比,我們的差距在哪兒?是技術實力、服務、管理?

倪光南:近幾年國產軟件大多達到了可替代進口軟件的水平,差距主要表現在市場化程度上。國產數據庫起步晚,直接導致市場認知度普遍較低。當用戶已被國外廠商搶占之后,國產數據庫介入就需要作更大的努力。當然,我們在服務及管理上,也還不夠成熟,存在一定的差距。

為促進國產數據庫的發展,一方面企業要精益求精地使產品充分成熟,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給予全力的支持與扶植,幫助國產數據庫打開市場。政府要帶頭使用國產數據庫,在廣泛地應用中發現問題,反饋問題給企業,以促使產品的不斷完善。這樣,國產數據庫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在服務方面,國產數據庫應加速向服務化和新運營模式轉型。一方面客戶面臨越來越多的業務挑戰,作為支撐其發展的IT基礎設施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使得客戶對咨詢顧問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增多,客戶對服務化的接受度正在加速。與此同時,云計算等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興起,為IT技術的服務化和消費化提供了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IT最核心的基礎軟件也必須改變原來產品化時代的運營和銷售模式,加速向服務化轉型,以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的轉型來更快適應市場的需求。事實上,全球領先軟件的平臺廠商,包括微軟、IBM、甲骨文、谷歌等都已通過運營云或其他服務的模式來加速其商業模式的轉變。在這樣背景下,中國基礎軟件業應該加速服務化模式的轉型,更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云計算與大數據皆是國產基礎軟件發展大機遇

記者:云計算會給我們國產基礎軟件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挑戰?

倪光南:云計算現在是行業趨勢,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其技術、標準、解決方案等等均未成熟,市場也未被跨國公司壟斷,有利于構建自主可控的云計算產業鏈。目前引領云計算的大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技術成果主要用于支持其自身業務,沒有形成通用化的云計算基礎軟件產品以及各類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因此國產基礎軟件企業完全可以結合我國大部門、大企業、大城市對于建設云計算的需求,為這些企業提供適應云計算的成熟的、本地化的解決方案,這對廣大基礎軟件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云計算時代的本質是企業資源高度共享和服務模式的根本轉變。云計算對于中國企業更深層次的價值在于,技術進化帶來的是服務模式的革命,因此中國企業欲想在云計算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做領先的云計算方案供應商,更要立志做領先的云服務提供商。

此外,現在大家都在講“大數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云計算,云計算遭遇大數據,這是時代的發展必然趨勢。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IT資源的自動化管理和配置,降低IT管理的復雜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大數據意味著大資源,這是云計算與大數據的交集,其實也就是意味著,云計算與大數據的關系是兩個方向,云計算可以承載大數據,大數據也是可以通過云計算架構和云服務模式來提供其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大數據在管理和應用的方向上,可以通過云計算的資源共享、高可擴展性、服務特性來搭建和運營。

國產基礎軟件安全級別領先保障云安全

記者:云安全問題一直是企業比較關心的話題。您認為國產數據庫對于云計算信息安全的意義在哪兒?

倪光南:云計算在國內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缺乏相應的標準和法規,云安全問題需要特別重視,在云計算發展過程中逐步予以解決。

云計算除了具有一般網絡計算同樣的安全問題以外,由于其信息資源的高度集中,也就使安全問題更為突出。保障云安全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實現自主可控,應當從頂層設計開始來構建云計算安全體系以及信息安全測評、評估體系,這就勢必需要用到國產軟件,包括國產基礎軟件。在云計算產業鏈的重組、擴張和融合的過程中,數據中心成了云計算產業鏈匯聚、交融的關鍵節點。可以說,云安全問題最終還要落實到數據庫的安全問題。因此國產數據庫作為重要的基礎軟件,肩負著保障云計算信息安全的重大使命,由于國產數據庫可提供源代碼和根據用戶特殊需求進行定制等,使用戶能夠真正實現自主可控,自主維護和更新系統。

目前,包括Oracle、SQLServer、DB2等在內的所有國外數據庫產品,最高只達到EAL4級的安全級別,據說人大金倉、達夢等國產數據庫達到了安全四級,相當于EAL5級別,其安全級別完全可以保障數據、尤其是國家敏感數據的安全。軟件是用出來的,希望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我們國產數據庫產品。

表:安全標準對應等級的參照對比示意

大數據時代一站式解決方案是趨勢

記者:國產基礎軟件對于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化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政府在選擇軟件時,最注重哪些因素?(安全、價格、效率等。)在選購軟件時,是不是更偏向于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獨的數據庫產品、中間件?

倪光南:實施政務信息化首先要保障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這也是構建國家信息安全體系的重要一環,而效率則是基礎,在這些條件滿足時,當然還考慮價格因素。

政府在選購軟件時,一般更偏向于購買數據庫整體解決方案,一方面有利于后期的管理維護,另一方面也能節省信息化建設成本。

為了不再出現“信息孤島”的現象,政府部門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非常重視整體解決方案,重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用一套軟件來解決很多“信息孤島”和信息格局的問題。

事實上,在大數據時代,豐富的數據和管理技術給人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給國家信息安全帶來日益嚴峻的挑戰。2012年3月29日,奧巴馬政府投資2億美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旨在增強收集海量數據、分析萃取信息的能力,保障美國國家信息安全。

在大數據時代,用戶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于數據存儲,更是向數據管理、分析、展現、挖掘等多元化方向發展。為保障大數據時代的國家信息安全,據悉,人大金倉欲聯合國產軟硬件廠商,打造大數據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旨在保障敏感數據的安全。

記者:近幾年,國內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國產軟件。最后,在推進國產基礎軟件的壯大發展上,您想對廣大國產企業說什么?

倪光南:未來幾年,將是國產基礎軟件快速發展的時期,市場需求、國家政策都很利好。希望他們繼續推出更高質、更成熟的應用和服務,使得國家關鍵領域能夠以較快的速度、較低的成本實現基于國產軟硬件的信息化。只有國產軟件的真正崛起,才能說中國是一個軟件強國。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