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防范信息泄露須“內外聯控”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7-07-19

快遞業再度曝出公司“內鬼”出售個人信息事件。據報道,某快遞公司河北保定分部的一名快遞員,通過多名有權限查詢客戶信息的管理崗位人員,有償查詢收貨人電話號碼,并將信息迅速轉賣。在抓獲的涉案人員中,甚至包括快遞公司片區區域經理。

網民認為,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如果沒有鐵的制度和嚴密的防火墻,一些身處核心、源頭的人難免會鋌而走險,充當“內鬼”的角色。快遞企業有必要通過內部制度建設,筑牢對“內鬼”的防火墻。

健全內控制度

“‘內鬼’容易拿到公民全面的、真實的個人信息。”網民“練洪洋”說,時至今天,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們大多數人的個人信息早就處于“裸奔”狀態,就藏在別人可以隨時調取的“數據庫”里,有沒有因此而受到騷擾,差別也許只是運氣,或者你有沒有被騷擾的價值。

據報道,公安部網絡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許劍卓表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黑客入侵網站非法獲取,一是各行各業的內部人員泄露信息,涉及銀行、教育、工商、電信、快遞、證券、電商等多個行業。全國去年抓獲犯罪嫌疑人5000多人,其中屬于內部人員的超過450人,問題相當嚴重。

網民“敬一山”建議,快遞企業有必要通過內部制度建設,筑牢對“內鬼”的防火墻。在企業內部讓盡可能少的人接觸到客戶信息,比如能否通過技術轉化,給消費者的手機號碼自動關聯一個安全號碼,快遞員看到的并不是客戶的原號碼。這樣就可以避免被中途“劫持”。另外,快遞企業有必要和快遞員簽訂更嚴格的保密協議,加大對于“內鬼”的打擊力度。

強化執法監管

有網民認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應將其置于現行法律的規范和保護體系中,通過強化公民自我防范意識和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加強事前防范;同時強化行政、司法部門的執法和監管,完善事后懲戒機制,最終形成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合力。

網民“林維”認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還需線上與線下各環節、多領域綜合施治。“我國應加快建立健全統一的公民信息安全保護法,通過建立個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補償和懲罰機制,設置監督機構等方式,為個人信息上一道‘保險栓’。”網民“汪昌蓮”建議,應對公民個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保密等問題制定詳細規定。在信息采集的源頭方面,對采集主體設定門檻,規定必須事先履行核準和登記程序。同時,實行群防群治,完善舉報機制,強化懲戒措施,提高違法成本。(記者 張小潔 整理)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