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聯絡處 更新時間:2016-01-05
山西省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運用大數據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加強對山西省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推進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運用大數據提高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水平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快貫徹落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依托省電子政務外網和大數據技術,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跨部門、跨層級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的“統一受理、同步審查、信息共享、透明公開”,形成透明、規范、高效的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運用大數據推動行政管理流程優化再造。推動政府部門整合相關信息,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利用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為企業提供服務。
研究制定在財政資金補助、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招投標過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政策措施。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和風險預警,并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支持銀行、證券、信托、融資租賃、擔保、保險等專業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商會運用大數據為企業提供服務。
二、運用大數據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
健全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匯總整合和關聯分析有關數據,構建大數據監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預判能力。在辦理行政許可等環節全面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信用承諾向社會公開,并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加快建設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部門和行業信用信息系統,通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與國家的互聯共享。
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領域、各環節,作為必要條件或重要參考依據。在各領域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建立各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推動將申請人良好的信用狀況作為各類行政許可的必備條件。
建立產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強對食品、藥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等重要產品的監督管理,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加強對電子商務平臺的監督管理,加強電子商務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導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推廣應用網站可信標識,推進電子商務可信交易環境建設。健全權益保護和爭議調處機制。
三、推進政府和社會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力度。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加快實施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建設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對企業注冊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業年度報告、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進行公示,并通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有機對接和信息共享。
支持探索開展社會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務。建設“信用山西”門戶網站,整合發布各地、各部門掌握的應向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相關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以及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實現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依法不斷拓展信用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信息抽取、信息共享、獎懲聯動、鎖定限制、大數據分析以及信息歸集督查等功能,方便社會了解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各地政府及其部門網站要與“信用山西”網站連接,并將本單位政務公開信息和相關市場主體違法違規信息在“信用山西”網站公開。持續推動各地、各部門已建、在建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在部門信息系統項目審批和驗收環節,進一步強化對信息共享的要求。
四、提高政府運用大數據的能力
加快省級政務內網建設,加快推進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建設,整合現有網絡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推動各地、各部門業務專網向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的應用遷移、網絡對接,推進監管部門外網覆蓋。統籌建立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信息資源庫,加快建設完善重要信息系統。加強對市場主體相關信息的記錄,形成信用檔案。對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按照有關規定列入“黑名單”,并將相關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推進信息開放共享,促進信用信息廣泛應用。落實和完善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產業、人才等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加快發展。加快研究完善規范電子政務,監管信息跨境流動,保護國家經濟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臺相關法規規章。推動出臺相關法規,對政府部門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務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作出規定,為聯合懲戒市場主體違法失信行為提供依據。
貫徹落實國家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存儲、公開、共享、使用、質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術標準,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實施大數據國家標準體系。引導企業使用國家大數據標準來實現企業間信息共享交換。推動實施大數據示范應用工程,在工商登記、統計調查、質量監管、競爭執法、消費維權等領域率先開展示范應用工程,實現大數據匯聚整合。在宏觀管理、稅收征繳、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健康醫療、勞動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物流、社會綜合治理、收入分配調節等領域實施大數據示范應用工程。
五、積極培育和發展社會化征信服務
引導征信機構、評級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進一步擴大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在公共服務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應用。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