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影市場越來越讓人難以預測,繼春節檔取得近30億票房后,新年假期后第一個工作日的情人節相比去年同檔期增長了158.26%,共收獲了5.63億的票房成績,創下史上最高票房情人節,其中網絡售票占比也升至新高,達到了86%。
阿里影業旗下淘寶電影于昨日發布數據報告稱,情人節當日,淘寶電影觀影平臺共售出超300萬張電影票,在線票房共占當天全國票房超過20%,通過對用戶購買行為的數據跟蹤及分析,淘寶電影發現了5.63億票房背后一些有趣的現象。
數據顯示,在淘寶電影購票平臺,情人節當天共有超過70%的用戶一人購買了兩張票,而另外還有超過22%的用戶一人購買了三張及以上電影票,看電影在情人節當天非常明顯地成為群體行為,保守估計,情侶們拖起了當天超過一半的票房。
而為了讓情人節過得更有計劃,人們也越來越習慣提前購票。淘寶電影數據顯示出,有36%的人提前一天就已經進行購票,在剩余64%的消費者中,多數用戶提前5小時進行購票,這一時間也要比在平日里提前了兩小時。
傳統的票倉城市依舊為情人節貢獻了最多的票房,不過有趣的是,傳統的票房冠軍城市北京,在情人節當天票房僅位列第4,也許從側面說明,多數返鄉的年輕人還在假期中,沒有回到城市。
此外,情人節當天延續了春節檔三部票房霸主地位,《三打》、《美人魚》、《澳門風云》繼續票房上揚,而由諸多明星出演的《奔愛》以及浪漫喜劇《高跟鞋先生》票房表現吃力,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情人節也是浪漫愛情片的首次失利,顯示出,大片在內地市場的生命周期將越來越長,而類型片要想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需要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