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技網站Readwrite 5月1日報道,對營銷者而言可穿戴設備仍然是一個利基市場,但從長遠來看從智能手表獲取的數據可能比目前從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用戶獲取的數據更有價值。
市場研究公司Ovum為法國廣告巨頭Criteo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營銷人員關注未來最有價值的數據。其中,日常事務和精密定位數據高居調查前列,分別占比37%和38%。理論上唯一的問題是,營銷者如何使消費者允許他們獲取日常和精確的可穿戴設備的數據。這需要谷歌、蘋果和Fitbit提供數據交換服務。
低于上述兩項的是占比30%的設備使用數據。了解消費者使用可穿戴設備的目的和他們用于研究和成功綁定設備的花費時長,可以對特定的用戶進行研究。
健身,健康,運動的數據都低于30%。隨著醫療硬件和服務都在日益完善,更多的特殊設備進入市場,這使得瞄準目標受眾變得更有價值,例如像穿戴技術創新企業xmetrics推出的游泳跟蹤器。
眼動跟蹤數據對營銷者而言,排名非常靠后。盡管該數據對提升設備價值十分重要。但是因為之前谷歌眼鏡被禁止在公共場合收集眼動跟蹤數據,使得消費者無論出于何種意圖都拒絕將相關信息交給公司。
情緒和壓力數據占17%,這些數據通常只有那些監測健康并提供心理指導的軟件才能獲得,因此也顯得十分寶貴。
營銷者的最終目標是銷售產品,而可穿戴設備正在為營銷者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如讓顧客購買產品,下載應用程序并訂閱服務等。新時代成功的營銷人,將是那些高效并巧妙地使用可穿戴設備數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