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騰訊云扮演追趕者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7-11

國內云計算市場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巨頭隔三差五就要“興師動眾”宣講一番。近日召開的2016年騰訊“云+未來”峰會,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親自站臺,讓業內看到騰訊云的焦急。

打開放牌

不久前,馬化騰曾表示,未來騰訊將專注于云服務、LBS和安全三大業務,騰訊也將在今年徹底開放云方面的能力,且將商業化。在此次騰訊“云+未來”峰會上,他又發表演講,強調了云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第一要素的重要性,給出了騰訊云的發展方向。騰訊對云計算業務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另外,騰訊云又一次搬出開放與鏈接共建生態的戰略,表明要把企業客戶捧在手心上。馬化騰表示,“騰訊的云方案不是作為一個獨立業務來考慮的,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略的一部分。采用騰訊的方案,將獲得整個騰訊平臺的資源”。

同時,騰訊云還推出了混合云黑石2.0、視頻3.0、COS對象存儲4.0以及大數據解決方案數智方略1.0四項新產品,升級騰訊云產品矩陣。

事實上,騰訊云在2013年9月宣布開放之前一直是只對自己平臺客戶開放的半開放狀態。然而,企業對云計算的需求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刺激下,騰訊云也開始逐漸開放,并放手向全行業提供服務。

棋逢勁敵

談及開放自家資源,騰訊并非惟一一家,阿里和百度早就相繼對外開放了自己的云計算資源和技術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的老對手阿里在云計算領域布局始于2009年,目前業務已經很成熟,甚至在多方面與亞馬遜彼此較量。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阿里云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占到阿里集團的20%,未來五年內阿里云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

騰訊云在今年開始加快對競爭對手的追趕,加大了宣傳力度并安排了多次企業合作大會,上半年累計已發布25項產品,推出“云+計劃”等多個項目對標阿里云,又宣布近五年投入100億元建設生態體系。

不過,相對于阿里云連續數季度超過150%的增幅,騰訊云剛在騰訊2015財報中明示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喜訊。相比云服務早已成體系化的阿里云,騰訊云布局晚仍在補足基礎設施和生態,晚四年起跑而落后不止一個身位的事實帶來了巨大壓力。

競爭膠著

根據IDC預測,未來五年,全球用于云計算服務的支出將增長3倍,云計算行業的整體增長速度將是傳統IT行業增長速度的6倍。云服務的萬億市場讓人垂涎,巨頭們對云計算滿懷渴望劍拔弩張。

平臺資源能力的較量只是競爭的一方面,近幾年技術資源強勁的國際云計算巨頭亞馬遜與微軟強勢出手國內市場,參與各種政府、企業合作跑馬圈地。

“騰訊擅長的是社交與游戲,在游戲領域也有金山、網易等企業的垂直布局。既然選擇全行業開放布局,企業客戶對騰訊云的服務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將相對提高,需要一定時間去判斷”,一位行業從業人士分析,正如阿里的云計算業務快速增長一樣,騰訊云的業績也會增長,目前仍處于規模化階段,問題是在強敵面前樹立自己的優勢吸引企業客戶,留給騰訊云的時間不多了。

經過數年的積累,高效的云服務管理、更低廉的IT設備購買價格、更有效率的運營導致資源和客戶將越來越集中于幾個巨頭之間。因此,能否在這中間找到優勢屹立不倒就要看這兩年的打拼,技術與速度都很重要。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