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杭州網吧六成賠錢 受移動互聯網沖擊客源減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4-03-19

原標題:杭州網吧六成賠錢 受移動互聯網沖擊客源減半

杭州體育場路某網吧在3樓位置。 陳嘉澍 攝

曾是賺錢機器的網吧正面臨著房租上漲和客源流失的夾擊,很多位于鬧市區的網吧都選擇了出租門面、搬遷或者轉型等對策,來應對目前的困境。不少經營者都感慨現在網吧越來越難做,不斷有人轉行。

來自杭州市工商局的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杭州在冊網吧為655家,比2012年減少了100多家,減少15%左右。

網吧轉讓費低于餐飲店

杭城六成網吧賠錢賺吆喝

“因本人身體欠佳,不得已網吧轉讓,價格72萬左右,房租和光纖到9月份。”王先生在網上發了一條轉讓消息,他的網吧在大關附近,經營了10年,面積共300平方米,每年租金13萬元,有150多臺電腦。網吧的轉讓費10萬元左右,還可以談。王先生說,現在網吧越來越難做,自己身體不好,才想到轉讓。在一家同城交易網站上,有關杭州網吧轉讓的消息有30多條,轉讓費普遍10~20萬元左右。

與之對照的是:在大關附近的金華路和大滸路口的一個餐飲店,也在這家網站上掛牌轉讓,面積只有200平米,轉讓費要33萬元。餐飲店比網吧的轉讓費高了一倍多。

如果放在10年前,網吧在杭州還是個會生金蛋的雞,不愁沒人接手。但現在,網吧的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2001年,黃老板在學校邊租了個60多平方米的房子,買了26臺電腦,總投入30萬元左右,開起了網吧。“那生意簡直火爆得排長隊,白天到黑夜,天天爆滿,沒有一臺空機器。”他開網吧的30萬元半年時間就賺了回來。

8年前,網吧曾迎來一波炒作熱。2007年前后,國家出臺政策收緊網吧營業執照的審批;2008年上半年,相關管理機構發文,在全國范圍內停止辦理網吧的營業執照。這導致網吧營業執照被爆炒,杭州一張網吧的營業執照轉讓價為70~80萬元,上海更是高達120萬元。但之后,國家放開了網吧執照申請限制,普通人也可以申請,這讓網吧執照價格直線下跌。

“當時有人靠炒網吧執照發了一筆,但這兩年接盤的人就嘗到苦日子了。”浙江頂尚信息服務連鎖公司董事長王大祝說,10年前開網吧基本半年到一年肯定能回本,現在開普通網吧,三年都收不回本錢。10多年過去了,上網費還是2~3元,收入沒變,但這幾年房租、人工、機器、裝修等都在漲。

“前年行業里基本3成賺錢,3成持平,3成虧損,現在杭州虧損的網吧要6成以上,盈利的不到兩成,大家都在過苦日子呢。”浙江沸藍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志愿說,沸藍網吧的杭州市區直營店也從40多家降到了目前的20多家,搬遷和停業了近一半的店。

移動互聯網沖擊

客源少了一半以上

網吧經營狀況經歷“過山車”式的變動,在很多大程度上源于客源的變化。不少從業者認為,電腦普及、網絡發達的年代,網吧不再是人人追捧的寵兒。即便在學生的扎堆的地方,也沒了往年的盛況。

昨天,記者在建國路上一家網吧看到,原來占據一層寫字樓的網吧面積縮減到1/4樓層,邊上的好位置都出租給了餐飲店和飲料店。即使面積縮小,但100多臺電腦也只有三成左右的上座率,大部分的地方連燈都沒有開。

位于下沙大學城邊上的一家網吧,晚上8點,上座率7成左右。記者看到,玩家基本都是年輕人,多數玩的是DOTA、英雄聯盟等對戰類游戲。一般來說,晚上6點到10點是網吧的黃金時間段,這4個小時的經營額往往占網吧一天收入的6成以上。

傅志愿1998年就開始經營網吧,見證了網吧業的繁榮和衰敗。他說,2004年之前,是網吧的黃金期,沸藍網吧2003年成為全省最早一批網吧連鎖企業,當時加盟費5~20萬元不等,最高峰時,全省有2000多家加盟店。2005年到2008年,是網吧的平穩期,這一階段,開網吧還是賺錢的。但2009年之后,網吧感覺整體在走下坡路,一年比一年難做。

網吧原來的客戶群主要有三類:看電影、玩游戲、聊天和看新聞。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來,只要連上wifi,在家里或宿舍,打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就可以享受互聯網的樂趣了,誰還會大老遠地跑到網吧呢。

下沙大學城高沙商業街原是網吧一條街,當時開著6家網吧,大學生是網吧的重要客源。自2009年學校允許學生購買電腦和安裝網線后,網吧的客源下降了五成以上。原來一座難求的網吧,現在高峰期上座率只有四五成,多數都是游戲迷。

組隊通宵奮戰

網吧印刻下青春記錄

城郊結合部和城中村也集聚著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這部分人群是網吧的重要客源。劉文在一家冷庫打工,以前空了總喜歡跟幾個工友一起去網吧玩游戲打發時間。但現在他更多的是躺在出租房里玩電腦,或者拿著手機玩手游。劉文說,現在偶爾跟工友去網吧玩對戰類端游,面對面交流,打得好吆喝幾嗓子,隊友不給力時,罵幾句,這種感覺是在家游戲時享受不到的。

“80后”王法林,2001年時第一次去網吧注冊了QQ,覺得打開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當時網吧里的游戲都是紅警、帝國、CS等單機或局域網游戲,后來傳奇興起,他經常跟舍友一起通宵泡網吧,一晚上花15元,他感慨自己大學4年的生活費一半捐給了網吧。現在家里有光纖電腦,捧個iPad就可以在床上過一天,王法林已經有幾年沒去過網吧。2003年左右,傳奇也讓網吧一座難求,有的網吧直接開辟傳奇專區,一個幫會的人在一起打怪,方便交流。“網吧留下了滿滿的兄弟情。”有的網友表示曾在網吧連續奮戰四個通宵,現在想來覺得可笑。

移動互聯網浪潮來了,剩下游戲迷支撐著網吧生意。這讓網吧的收益直線下降。“以前一臺機器一天能有6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一臺機器一天只能賺20元左右。機子空在那里,沒人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文一西路一家網吧經營者王先生告訴記者,網吧是個高損耗行業,為了留住客人,基本上兩年左右就要對網吧進行大改造,前期賺的錢又扔進去了,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只好關門改行。

以前一臺機器一天能有6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一臺機器一天只能賺20元左右。來自杭州市工商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杭州在冊網吧665家,比2012年減少了15%左右。

杭州網吧興衰史

網吧興起:

1997年~2001年。小型網吧在杭州興起,多數電腦只有三五臺,多的有幾十臺電腦。這一時期,網吧還屬于稀缺品,屬于供不應求的香餑餑,只要拿到牌照開出網吧,基本半年能回本。

網吧黃金期:

2002年北京藍極速網吧大火事件使得國家對網吧加大了監管力度。全國網吧行業開始走向連鎖化。

2002年~2007年是網吧業的黃金五年,部分企業靠5~20萬的加盟費賺得盆滿缽滿。一家新網吧基本1~2年能回本。

網吧衰落期:

2008年之后,家庭電腦的普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網吧開始盛極而衰。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