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浪潮發布M5系列新一代服務器產品,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在發布產品的時候表示,M5不僅僅是3款服務器產品,而是一個新的計算平臺,是針對智慧計算的時代需求所設計,聚焦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簡稱CBD)應用場景,強調極致的場景設計和應用優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國服務器廠商在產品與技術創新思路上的變化。從跟隨式人有我有的“Me too”式創新,走到了引領全球技術變化的創新陣營,這其中有值得分享的經驗。
其一是需要與頂尖的代表性客戶一起聯合創新。從目前服務器領域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事實上變化最大的是互聯網領域所需的互聯網服務器,因為互聯網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和快速變化,迫使作為基礎設施的計算平臺也必須進行快速的創新。也正因為這種與需求“貼身捆綁”式的聯合創新模式,讓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器等很多產品和技術走到了業界前列。
據彭震透露,這次發布的SR-AI整機柜服務器,實際上是和百度一起聯合開發的,這款主要針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需求的機器也曾在百度開發者大會上進行了演示。另一款4U100硬盤的產品,也是和全球的非常頂尖的一個公司合作聯合研發的,因為有客戶保密合作協議,所以名字不便透露。事實上,中國正在萌發大量的創新應用,不僅僅是互聯網領域有BAT、京東、美團,也包括了摩拜、小藍以及小黃車等這些新興的共享經濟創新企業,這些應用無論是規模還是速度與變化上,都是全球其他市場所不能契機的,這必然會對相關的IT基礎技術、平臺技術提出新的挑戰。與這些頂尖用戶聯合創新,就有可能將中國的IT從跟隨陣營帶到領先的陣營。“因為要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滿足這些需求,前路并沒有參照系。”
其二,場景化會成為IT 領域創新的關鍵詞和重要維度。這一次浪潮推出了M5系列服務器,有一個很大的特征是根據用戶需求類型進行了服務器的“場景化”優化。按照浪潮測判斷,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簡稱CBD)這三類基本上可以概括目前應用的主要場景。事實上我們上一代的IT創新很強調“通用性”,無論是在網絡還是服務器或是其他領域,這是工業標注化時代的產物,當我們強調通用性的時候,資源的分配必然難以獲得最優。追求個性化和場景化與定制化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創新的主要特征,誰能夠在個性化、場景化以及定制化的目標需求下,誰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回報,考驗的就是廠商的研發能力、生產組織能力和生態鏈協調能力了。其實這樣的定律不僅僅是在IT領域,包括大工業制造領域,也正在從標準化、通用制造邁向了更個性化更定制化的工業4.0時代。
彭震分享了浪潮做這樣創新的重要心得是“拉網”,在他看來,基于場景化進行創新,對企業研發資源和分配和產品規劃是很大的挑戰,怎么評判那些是“差異化”的需求,哪些是“通用化”的需求,浪潮會做兩個“拉網”,一個是拉通互聯網和非互聯網,要把互聯網的特性怎么樣拉到非互聯網的產品里面,讓大家能夠相互的融合和借鑒。第二個拉通中國和海外的設計,目前很多設計是基于美國領先的客戶來設計,中國客戶通常在一到兩年才會需要,但是現在是半年或者更短甚至是同步。而這兩個拉網能夠讓個性化和通用性上獲得比較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