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飛奔的巨象――印度電信業掃描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7-27

中國和印度作為人口最多、幅員最遼闊的兩大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國民經濟都保持了迅猛的發展速度,使得“龍象之爭”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的熱點之一。印度電信業起步較晚,但其發展之快速與迅猛,大有趕超中國之勢。本期發表的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印度電信業近期的發展情況及開放電信市場的經驗,分析了其電信監管及競爭環境,以期讀者更好地了解這個重要的電信市場。

印度電信業概況

印度電信業在上世紀發展緩慢,2001年,印度的總體電信普及率僅為3.9%,其中固網普及率為3.35%。近幾年,印度政府通過加快電信體制改革、政企分開、私有化、鼓勵競爭等一系列措施,使電信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基本呈現出我國電信業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長態勢。2006年底,印度的電話用戶總數為1.8992億,普及率為17.42%;其中移動用戶總數為1.4962億,普及率13.73%;固網用戶總數為4030萬,普及率3.70%。目前,印度移動通信市場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發展。2005年6月~2006年6月,移動用戶數翻了一番,由5337萬戶猛增到1.12億戶;2006年,移動用戶數增長了5360萬戶,增幅達70.58%。印度移動業務對固定業務的替代效應也十分明顯,固定用戶從2006年3月底的5018萬下降到年底的4030萬,下降了19.69%,而同期移動用戶增加了5948萬戶,上升了65.99%。印度當前的移動電話普及率遠低于中國現有水平。過去移動電話普及率低主要是由高資費造成的,目前通過實行公司化、鼓勵競爭、多元資本注入、引入單向收費等措施,印度的移動電話資費顯著降低,已接近甚至低于中國的移動電話資費水平。

印度電信行業監管

以前,印度通信部下屬的電信局既是電信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監管者,同時還負責基礎電信運營。通過1994年、1999年兩次頒布國家電信政策,并采取了政企分開、公司化、私有化、鼓勵競爭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印度已基本實現了電信政策制定與監管分離,并向獨立監管式的現代電信監管模式發展。目前,印度的電信政策制定、執行部門為電信局,隸屬于通信部;電信監管部門為電信管理局。此外,還設立了電信糾紛處理及受理法庭,作為電信業糾紛的受理及處理機構。

印度的電信牌照根據不同的圈(circle)發放,現共有23個電信圈,基本按照地域劃分,與國家的行政邦界基本保持一致。電信圈分為大城市圈、A類圈、B類圈、C類圈4類。大城市圈經濟實力最強,A類圈其次,B類圈次之,C類圈最次。1999年電信法對原有的牌照發放體系進行了改革,采用了收入分攤方式,使運營商繳納牌照費由過去的固定費率改變為按照不同的電信圈上繳收入的8%~12%。新的牌照制度使運營商能夠按照不同電信圈的實際情況及自身的收入情況靈活繳納牌照費。同時,新的電信法也將牌照期限由10年增加至20年。

目前,印度電信管理局對移動運營商的資費定價采取寬容態度,即由運營商自由定價,無價格上限,但需報批。寬松的資費政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印度移動電話資費大幅下降,高峰期的移動電話資費由每分鐘16盧比下降到0.52~0.85盧比。

統一運營牌照政策的引入對印度電信業特別是移動通信業務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統一運營牌照實施以前,印度有GSM和CDMA兩種無線服務牌照。GSM牌照能夠提供完全的移動通信服務,包括漫游等功能,而CDMA牌照只能在一定區域內提供有限的移動通信服務,不能提供跨區域漫游服務。根據印度電信管理局2003年10月27日有關統一牌照發放的建議,兩種無線牌照被統一為一種牌照。2003年11月,印度頒布有關統一許可證指導辦法。統一電信牌照的實施,使CDMA在印度名正言順地成為真正的移動電話,加之CDMA運營商在營銷優惠政策方面的銳意進取,使CDMA業務在印度發展迅速,現已取得30%的移動通信市場份額。

2003年1月,印度電信管理局頒布了新的互聯互通結算辦法,改變了過去所采用的發起方保留的結算體制,引入了在多運營商環境下,基于成本的發起、傳送、接收的結算方法。在發起和接收方費用中包括了需要支付給基礎電信運營商的接入赤字費用。

印度十分鼓勵私營資本進入電信業,除BSNL與MTNL兩家國有運營商外,其他10家均為私有運營商,最大的兩家私有運營商實力已超過國有運營商。印度還比較重視引進外資,目前,基礎電信、移動通信、衛星全球個人移動通信的外資比例達49%;互聯網、第二類基礎電信以及無線尋呼業務的外資比例達74%;在不提供關口的ISP、暗光纖、電子郵件、語音郵件業務方面,外資可100%控股。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以及有利的外資政策,使得國際電信巨頭紛紛涉足印度電信業。沃達豐、MAXIS、和黃電訊和馬來西亞電信近兩年都在印度進行了重大投資。

印度電信業競爭格局

印度的電信企業分為政府運營公司和私人運營公司兩種類型。政府運營公司有BSNL和MTNL;私人運營公司主要包括印度最大的移動運營商Bharti Tele-Ventures、第三大移動運營商Reliance Infocomm、第四大移動(GSM)運營商Hutch、第五大移動運營商TATA集團。

1.固定電話與互聯網市場

印度共有7家固定電話運營商,包括5家私營運營商和2家國有運營商。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固話用戶總數為4030萬,普及率為3.70%。

印度電信市場在20世紀發展緩慢,其固話市場基礎十分薄弱,且基本由國有電信運營商BSNL和MTNL所主宰,分別擁有84.7%和9.2%的市場份額。由于近些年來印度電信市場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私有運營商紛紛采用移動通信技術撇脂,使原本脆弱的固話市場面臨萎縮的危險。僅2006年3月底至年底,印度固話用戶數就減少了988萬。隨著移動電話替代作用的日趨明顯,印度固話市場未來的前景變得十分黯淡。

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計算機普及率低以及固網基礎薄弱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印度的互聯網市場十分落后。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僅有858.2萬互聯網用戶,其中寬帶用戶205.4萬。印度ISP市場十分開放,目前有128家ISP,但ISP市場主要由BSNL和MTNL兩家國有運營商所控制,共擁有63.72%的市場份額,其他100余家ISP中,只有Sify、Bharti、Reliance的實力比較強,分別占有9.39%、6.96%以及6.29%的市場份額。

2.移動通信市場

由于對外開放十分成功及私營資本和跨國電信運營商的踴躍參與,印度移動通信市場發展迅速,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5000萬到1億用戶的歷史性跨越。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的移動用戶總數達1.4962億,平均月增近500萬用戶,已經與我國目前的移動用戶增速持平。

與基本由國有運營商所壟斷的固話市場形成鮮明對比,印度移動通信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且私有運營商占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印度共有11家移動運營商,除BSNL和MTNL為國有運營商外,其余9家均為私有運營商,其中不乏Vodafone、和記電訊等跨國運營商的合資企業。與中國情況相似,印度移動通信市場也存在GSM和CDMA兩種制式,GSM技術占70%的市場份額。

◇GSM市場

截至2006年12月,印度GSM用戶達1.0543億,比第3季度凈增144.2萬,增長15.84%。在9家GSM運營商中,Bharti、BSNL、Hutchison以及Idea是實力最強的4家運營商,分別占據30.34%、22.41%、22.12%以及11.79%的市場份額,其余5家運營商的實力較弱,最多擁有不超過5%的市場份額。

增量不增收同樣困擾著印度GSM運營商。2006年4季度,印度GSM混合ARPU下降了6.2%,其中后付費ARPU下降了1.7%,預付費ARPU下降了5.3%。在MOU方面,2006年2季度,印度GSM業務MOU增長了7%,3季度末為425分鐘/月,年底提高為454分鐘/月,其中后付費MOU增長12.02%,預付費MOU增長8.5%。

◇CDMA市場

CDMA業務占印度移動通信市場3成份額,2006年底共有用戶4419萬,比3季度增長14.69%,增幅略低于GSM業務。在6家CDMA運營商中,Reliance和Tata Teleservice實力最為雄厚,分別占據了59.6%和32.7%的市場份額,其他4家運營商總共只擁有7.7%的市場份額。

印度CDMA業務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費群體,其資費明顯低于GSM業務。目前,CDMA業務的混合RPM(每分鐘收入)僅為0.52盧比,比GSM業務的混合RPM低38.8%。2006年4季度,印度CDMA混合ARPU為196盧比,其中后付費ARPU為456盧比,預付費ARPU為159盧比。在MOU方面,CDMA業務與GSM基本持平,為424分鐘/月。

通過對印度電信市場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個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本世紀正在向移動通信領域加速前進。由于印度近年來的政治環境比較穩定,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加之其與西方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個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必將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繼中國之后世界上又一個電信大國。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