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美科技巨頭面臨監管"審判" 社交拓荒時代快到盡頭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9-07

社交巨頭們的“西部拓荒”時代快走到了盡頭,一場來自華盛頓的監管風暴開始逼近硅谷。當地時間9月5日,美國科技股紛紛下跌,幾乎無一幸免,這都源于一場“世紀聽證會”。在聽證會上,Twitter、Facebook就內容審查和壟斷事宜接受了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考問。野蠻生長了十多年的科技巨頭們,將面臨監管寒冬的考驗。

硅谷服軟

“我們正在關閉各種虛假賬戶,減少假新聞的傳播。我們出臺了新的廣告透明政策……越來越擅長于預測風險,并以更寬廣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責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懇切的證詞背后,是Facebook對白宮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欲。

中期選舉臨近,有了“通俄門”和“泄密門”的前車之鑒,美國立法機構愈加重視防范外國勢力通過社交平臺來干預選舉。因此,曾在2016年總統大選后曝光信息泄露丑聞的社交科技巨頭成為議員們考問的主要對象。這場聽證會主要涉及防止外國勢力干預美國大選、凈化社交網絡環境以及保護用戶隱私等方面的話題。

服軟的不只是Facebook,Twitter CEO杰克·多西也在證詞中坦承:“我們發現自己沒做好準備,對已承認的巨大問題準備不足。虐待、騷擾、黑客軍團、通過機器人和人類合謀進行的宣傳、虛假信息運動和分裂過濾泡沫——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公共領域。”

不過,谷歌有些不以為然,即使一周前被特朗普頻頻抨擊,也拒絕派出CEO來出席此次聽證會。但這并不影響美國司法機構的進一步動作。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的發言人Devin O’Malley發表聲明稱,塞申斯部長已經安排9月與多個州的總檢察長開會,討論對這些公司可能會傷害競爭或有意抑制在其平臺上自由交換看法的“日益增長的擔憂”。

事實上,白宮對社交巨頭們把控輿論和壟斷地位的態度遠比想象中焦慮。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美國國會已經舉行了三次針對硅谷大公司最高級別的聽證會。而此次美國司法部的參與無疑會加深監管恐慌,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值縮水。聽證會后,科技股紛紛下跌,司法部消息放出后跌幅更為明顯。截至本周三收盤,Twitter跌5.2%、Snap跌4.8%、奈飛跌超4%、特斯拉跌3.4%、微軟跌2.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1.8%、Facebook跌1.4%、蘋果跌1.2%。

歐盟入局

此時距亞馬遜氣勢軒昂地邁過萬億大關僅有兩天,科技巨頭們似乎一夜之間從春天跨到了寒冬。“國會將有所行動”,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Mark Warner在聽證會一開始就曾這樣表示。財經媒體CNBC和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司法部的行動將是美國聯邦行政分支發出的首個重要信號,可能會將調查聚焦于硅谷反壟斷和平臺內容審查等熱點話題。

屋漏偏逢連陰雨,互聯網巨頭們在歐洲也深陷泥潭。“互聯網巨頭對新聞媒體內容及廣告收入的掠奪,對消費者和民主構成了威脅。”法國法新社、英國報聯社、德國德新社等近20家通訊社的首席執行官發表聯合聲明,“義憤填膺”地指責了谷歌、Facebook“掠奪”免費新聞的行為。

“數字稅”被歐盟納入考慮范圍。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一份來自歐盟的草案顯示歐盟正在考慮制定“數字稅”,征收范圍是所有在歐盟單一國家擁有超過10萬名用戶的網絡科技企業,征稅標準是根據營業收入衡量,而非利潤,稅率初步定為3%。

“我們從來不反對成功,但企業一旦擁有了壟斷地位,就有了某種特殊的義務,關鍵在于企業不能濫用。”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曾這樣表示,7月她為谷歌開出了5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上任四年內,把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都罰了一遍,累積罰金超過200億歐元。

歐盟入局監管遠不止聲明和罰單。2018年5月底,歐盟所頒布的保護歐盟區內所有人數據隱私安全的法案GDPR正式生效,全稱為《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要求科技公司在收集和共享用戶數據時,提出更為清晰明確的獲準條款。

強監管來臨

“這些科技公司應受到控制和監管,甚至必須被分拆。”特朗普前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此前曾暗示。如今在美國,谷歌占據89%的搜索份額;95%的年輕網民使用Facebook的產品;亞馬遜占據75%的電子書銷量;谷歌和蘋果提供了99%的手機操作系統。單寡頭或雙寡頭壟斷的模式已成科技巨頭常態,也成了眾多批評者眼中的“罪證”。

“泄密門”是個契機,2016年也成為科技行業的分水嶺。這一年,Facebook成為眾矢之的,谷歌則被歐盟提起三項反壟斷指控,后續多次“大出血”。此后,各國監管紛至沓來。2018年,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親自到歐洲和美國立法者面前接受質詢,各國立法機構開始重新審視針對科技巨頭過去法律法規監管的缺陷和不足。

此外,各國政府還盯上了稅金,特朗普曾公開指責亞馬遜納稅太少,德國、英國等也在VAT上對亞馬遜嚴加防范。韓國也不例外,準備采取措施,改變美國科技行業跨國公司在本國繳稅過少的現象。

不過,早已“護城河”寬廣的科技巨頭們似乎并不畏懼監管,依然在圈地擴張,紛紛將觸手伸向更廣闊的市場,以兼并、價格戰、專利等方式讓中小科技企業無處遁形。9月5日,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開始進軍電商,亞馬遜日前也決心在數字廣告業務上分食蛋糕。谷歌付完罰款之后的季度盈利依然達到了32億美元;Facebook幾乎沒有因GDPR受到影響,歐洲用戶數僅減少了100萬,每個月仍有3.67億人在使用Facebook。

“如果你撕毀一只海星,這些碎片會重新生長,那么就不是一只海星,而是五只海星了。”Public Knowledge的哈羅德·菲爾德表示,“如果你要分拆Facebook,有什么能阻止它成為3個Facebook,或者每個Facebook在其特定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對反托拉斯來說是一個難題。”(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湯藝甜/文)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