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還記得,這兩年在中國圍繞地圖的競爭,百度和阿里巴巴之間上演的種種”愛恨情仇”,現在這場地圖戰爭從國內蔓延到了國外。最近諾基亞透露有意售出其地圖業務HERE,使得Facebook、雅虎、微軟、蘋果、Uber、寶馬、奧迪、戴姆勒、阿里巴巴和百度等蠢蠢欲動,期望將其收入囊中。5月6日,傳來消息稱諾基亞公司董事長昨天表示,在完成對HERE地圖業務的評估后,公司最終可能決定不出售這項業務。諾基亞到底是賣還是不賣?是想吆喝著弄更高的價格還是另其它企圖?諾基亞地圖最后會花落誰家?此筆出售將對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尤其是中國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國際化帶來什么的變數?
諾基亞地圖是塊什么“肉”?
根據諾基亞的2014年的年報,Here地圖業務去年全年營收為 9.7 億歐元,運營虧損為 12.4 億歐元,不但沒有給諾基亞帶來增值,但剛剛發布諾基亞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HERE地圖業務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達到了2.61億歐元,于是諾基亞又將這項業務的全年運營利潤率預期從此前的7%到12%上調到9%到12%。
2008年,諾基亞花81億美元購下HERE,那時的諾基亞對移動互聯網是有勃勃雄心的。但隨著其手機業務被微軟收下,最近又花166億美元兼并阿爾卡特朗訊,昭示著諾基亞只會對通信設備一心一意,心無旁騖了。這樣的背景下,地圖這樣的資產就顯得有點“雞肋”了。留著它雖然說依然有利潤可賺,但是地圖是需要持續投入的,而且目前對于自己的主營業務也越來越遠,是留是賣,對于諾基亞董事長來說是比較糾結的。此前,諾基亞傳出的售價是31億歐元,至于今天早上放出的不賣信息,究竟是真是假,還是想賣更高的價格,目前尚未水落石出。
今天早上諾基亞董事長放出的話弄得各個買家都抓耳撓腮,不知該如何是好。因為這個地圖,對于其他在移動互聯網有企圖的企業來說,確是兵家必爭的資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地圖是入口,是一切LBS(位置服務)的基礎。而且做地圖是需要技術、需要積累是有門檻的。
當年蘋果與谷歌因為地圖的叫板很多人應該還記得,2012年,自我感覺良好的蘋果甩開谷歌地圖,自研發推出了“蘋果地圖”,沒想到數據頻頻出錯,產品體驗極其糟糕,弄得庫克公開道歉,建議用戶采用競爭對手的地圖,最后以軟件負責人傅斯托離職而收場。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稍能與谷歌地圖相抗衡的就是諾基亞地圖HERE,事實上,HERE在很多方面都是谷歌地圖所不及的,比如說離線地圖服務,比如適合全世界人民使用等等。就在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時候,諾基亞也拼命強調HERE不賣。
但是HERE也有軟肋,一直以來諾基亞都只把HERE放在車載導航市場來重點發展,盡管它幾乎壟斷了全球的汽車導航地圖市場,但是在消費和百姓市場,它的體驗遠遠不及谷歌地圖。應該說,這依然無法掩蓋其技術與數據“實力派”的“內核”,只要在產品化和消費化上多用點功夫,它就可以派上大用場。對于想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有所作為的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買到它都能夠讓自己的業務發展獲得“魔毯”,大放異彩。此前,諾基亞地圖的估值是30億美元左右,不過隨著買家越來越多,加上諾基亞一季度財報一出,而且諾基亞董事長今早又弄出個不賣的姿態,所以諾基亞極有可能賣出一個更高甚至翻番的價錢。
國際IT“買家”蠢蠢欲動
蘋果想賣它、“吃它”理所當然。2012年的庫克為蘋果地圖出錯門公開道歉至今仍在庫克心中留有陰影,作為一個想持續在移動互聯時代“揮斥方遒”、掌控生態鏈的霸主型企業,蘋果怎么可以在地圖的維度缺失?到現在蘋果的“地圖心”也從來就沒有泯滅過。不僅收購了4家與地圖相關的公司 HopStop、 Embark、 Locationary 、 BroadMap,而且在2014年8月把諾基亞主管地圖的 Here 高管 Torsten Krenz 招到了旗下來打造屬于自己的地圖團隊。所以蘋果想吃HERE的愿望是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
微軟想要HERE也理所當然。在當初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之時,微軟就有此意,但當時諾基亞還沒想好賣不賣,而且微軟也還希望“木馬屠城”之后的諾基亞將地圖賣更低的價格,微軟希望再撿一次便宜貨,所以雙方對于這部分資產并沒有達成共識。但微軟的對地圖的心同樣不滅,因為新CEO薩提亞上臺之后就定出了“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而地圖是一切”移動“的基礎,在移動布局中已經有了WP,有了必應的微軟又怎么會不惦記方方面面都已經很成熟的HERE,而且一直以來必應的地圖都來自于諾基亞地圖的數據,微軟拿下HERE也是必須的。
Facebook對于HERE更是迫切。就在各個買家都還在等待諾基亞進一步出價,等待公開售賣競標的焦急檔口,5月5日,Facebook宣布已經在自己的多項業務中內置了諾基亞地圖,搞出一副諾基亞地圖已經“花落我家”的姿態,放出迷魂藥,似乎要要亂其它競標者的陣腳。現在Facebook客戶端每日活躍用戶為8億人,Instagram活躍用戶超過3億人,Messenger也超過了6億人。如果諾基亞能夠和Facebook達成合作,將立馬獲得近20億人的手機端活躍用戶。看看這樣的數字就可以知道Facebook惦記HERE之心有多迫切。
百度與阿里巴巴買HERE,有戲嗎?
在諾基亞地圖有意出售的時候,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百度和阿里巴巴就在買家的榜單上。
百度和阿里巴巴想買HERE理由非常充分,目前BAT都在積極“出海”,在國內市場各個維度入口資源都瓜分得差不多的背景下,進入國際市場,真正成為全球領先的國際互聯網巨頭,是BAT每一個企業的夢想,事實上他們的數據中心,局部業務也已經在海外開了“小花”,百度在日本和韓國已經有可分支機構,并且這幾家企業都已經在美國硅谷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但是目前這幾家企業的國際化還是有點“小打小鬧”。如果能夠買下HERE,其遍布全球的2億的智能手機用戶群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變成其核心用戶,在這個“魔毯”上順理成章地將自己的移動服務疊加上去,就可以快速從中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搖身為“國際服務提供商”,這樣的成熟的平臺對于百度和阿里巴巴來說,千年不遇。
5月6日上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德國三大汽車廠商寶馬、奧迪和戴姆勒組成的財團準備與百度一起,發起收購諾基亞HERE地圖業務多數股權的提議。消息稱,談判已經進入后期,可能在未來兩周內達成協議。三大車商及百度對HERE業務的估值超過20億歐元(22.4億美元)。德國三大汽車廠商希望在本次收購中取得對諾基亞HRER地圖業務的控制權,百度和另一名財務投資者則將獲取少數股份,而諾基亞也將保留部分股權。《華爾街日報》稱,德國三大汽車廠商此舉是為了防止谷歌、蘋果或Facebook等硅谷科技公司取得自動駕駛領域的關鍵技術。從記者的角度來看,德國三大汽車公司之所以要找到百度,是因為擔心諾基亞對于“嫁女”對象的選擇,如果僅僅是汽車制造公司這樣的“硬漢”,難免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大,不愿意許配給這樣的對象,如果能夠把百度這樣真正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加進來,那么就兼具了”鐵漢和柔情“,未來的路就能夠走得更寬,諾基亞賣地圖、”嫁女“也不僅僅是看錢一項指標。而百度之所以要榜上三大汽車公司,而且只做小股東,倒不是因為缺錢,百度現在現金多多,只是因為擔心歐盟、股東不同意賣給中國公司,中國公司買外國公司屢屢遭遇各種限制,而這樣迂回,這樣的方式獲得地圖,對于百度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這幾天關于諾基亞地圖出售的事情,各種消息是一日三變,究竟會花落誰家?究竟是買還是不賣?都還尚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