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圈”刷屏點贊可謂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的“夢想”。不過,鑒于微信這個社交網絡如今已經被無縫不鉆的“聰明人”變成了廣告貼集散地,“朋友圈”這個平臺也已經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朋友之間的單純與默契。如果看著某部影視、戲劇等文藝作品“洋溢”在一片贊譽之聲中,奉勸觀眾最好提高警惕,以免被假象催眠。
以電影的提前點映為例, 能提前看點映場的人一般都是片方、影評人、贊助商、宣傳方等業內人士,既然與片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又被免費邀請去看片,但凡影片沒有爛到一定程度,發個朋友圈秀一秀,說句好話就成為了常態,而且愛慕虛榮者也可以獲得“我比你們先看到”的優越感。更何況片方會采用“互惠互利”的原則,請求轉發“發自內心的好評”這類信息,營造跟風效應。
既然名為朋友圈,觀看信息者自然以朋友居多。但是,如今的人們似乎缺少對于朋友負責的態度,轉發個虛假的好評只要幾秒鐘時間,文藝這事又無標準鐵律可言,好電影與壞電影之間沒有明白的分界線。于是,人們發表一些言不由衷的信息時,也不會感覺到自己的誠信有所減損;于是就會將一部平庸的電影夸上天去,無形中會給朋友的審美判斷造成了困惑。
此文并非是在影射和懷疑一些電影愛好者的發帖動機,只是不滿于朋友圈這種屬于私人的空間都被“電影利益集團”的勢力所操縱。如今社會價值觀與審美觀嚴重混亂,女的都被稱為“美女”,男的都被叫“男神”,實際上美丑也還是有分別的,不能為了諂媚而混淆。對于一部電影來說,如果虛情假意侵蝕到了朋友圈中,那么就相當于電影生態中的觀眾土壤受到了破壞。所以,如果真的評價一部電影,而且是真心想給朋友一些建議的話,那么就在朋友圈里寫點實話,贊美或者批評都沒有關系,只要是問心無愧的真實想法就好。
今年年底的賀歲檔態勢火爆,電影的選擇也很多。如果需要考量的話,可以從參演陣容、導演、題材等方面來判斷,有實質內容的影評和報道也可以參考,而那些空洞的夸贊、口號式的贊美就很可疑。說到底,每個人都應該提高自己對于電影的鑒賞力,靠譜的朋友圈不常有,但獨特高雅的電影修養才是自身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