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阿里巴巴集團以及京東赴美上市成功以及隨后的雙11電商大戰,電子商務的繁榮和受關注程度幾乎已達頂峰。不過不難發現,這里所說的電子商務更多的只囊括C2C和B2C兩種模式,B2B幾乎為人們所遺忘。
當然,不論是哪種模式的繁榮,電子商務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電子商務已在不知不覺得中改變了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消費習慣。然而,有人對此并不完全認同。“僅靠快遞員改變不了世界的,目前電子商務的繁榮背后并不容樂觀,這些進駐各電商平臺的商家,其中不乏傳統制造業的網絡銷售終端,不過是僅僅將銷售終端搬到網上,并沒有改變其傳統的生產制造方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雖然包裹在互聯網的外衣之下,卻依然是運用傳統生產模式進行制造的傳統企業。”說這話的是專注于以買方為驅動的全球招標采購B2B電子商務的必聯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羅青,他認為目前絕大多數的企業還是更愿意將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投放在銷售端,只運用電商平臺或其他的互聯網手段進行產品的銷售,卻忽視了互聯網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作用。
顯然這話不無道理,當互聯網思維火爆的當前,傳統企業信息化、互聯網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但無數的事實證明,企業信息化不僅僅是購置一些硬件組建一個IT部門,上馬一些ERP等等信息化軟件就完活兒的。傳統企業轉型過程中的互聯網化應該貫穿從采購、生產到銷售整個制造鏈條的每一個環節。眾所周知,企業很難在銷售方提高1%的利潤,而在采購環節降低1%的成本則非常容易。對于企業來說,先進的、互聯網化的供應鏈管理已成為最先能在互聯網化進程中獲利的一環。
“很多企業在互聯網過程中往往最后才會想到采購部門,這顯然跟工業互聯網以及當前火熱的工業4.0概念不符。”羅青認為,傳統制造企業轉型,采購全過程互聯網化很關鍵,接入一開放的云服務采購平臺尤其關鍵,因為真正的互聯網化一定是與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結合,獲得的是海量數據,并要對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為客戶合理匹配、智能推薦,這些真正的互聯網供應鏈管理也只有一個云平臺才能做到。
作為業內知名的中國國際招標網及國際競爭性反向拍賣平臺的主要設計者、我國B2B領域“買方驅動”商業模式的開拓者,羅青認為,對于工業互聯網,企業采購這一部分是非常適合先行一步的,非常適合現在工業互聯網所提供的聯網制造,然后在社會環境下整合資源、優化選擇這樣一個過程。據了解,必聯科技旗下的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悅采已幫助近百萬的采購商和供應商完成公開、透明、安全的在線招投標和采購。
如今,云計算、大數據、電商、智能制造、信息化等已成為傳統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鋒利武器,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已呈箭在弦上之勢,但企業要注意的是在重點關注銷售和管理信息化的同時,不能忽視生產過程以及采購環節的信息化。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