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國家電網基于OpenStack的云計算之路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9-14

 從2010年NASA和RackSpace將OpenStack公開為開源項目以來,OpenStack的行情一直在不斷上漲。6年來,不斷有公司宣布加入OpenStack陣營,其中不乏OpenStack的直接競爭者,比如VMware和Citrix等。不過,反對OpenStack的聲音也一直不斷,認為OpenStack不夠成熟。正反兩方圍繞這個話題一直在有爭論。顯然,對OpenStack是否成熟最好的回答應該是成功案例,特別是像國家電網這樣的大型OpenStack應用案例。

國家電網先是在2015年順利完成了基于OpenStack的云計算資源管理調控平臺試點,隨后開始在所屬各省市公司的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目前,公司總部和27家省市公司所有數據中心中有6000余臺硬件服務器被納入這個云平臺中,絕大部分業務應用目前已經遷移到云上。

管理6000臺服務器的OpenStack

國家電網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在世界500強中位居第二,擔負著中國26個省市的電力供應任務。為支持公司業務的運行和管理,這些年來國家電網先后建立了數百套IT系統,散布在公司總部和其下屬的各地分公司,僅服務器就有近萬臺。近年來,公司為加強管理開始了數據大集中工程,同時也開始對底層IT資源,包括服務器、網絡、存儲等資源進行整合,也就是云化。 

國家電網選擇基于OpenStack來部署這個云平臺。據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云計算技術事業部主任羅華永介紹,項目從2014年正式開始,到2015年9月在9個省市順利完成了試點,隨后開始在所屬26個省市公司的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截至目前,公司總部和26家省市公司所有數據中心中有近6000臺硬件服務器被納入這個云平臺中,。這些服務器被構建成為一個基于虛擬化技術的云資源池,幾乎所有業務應用目前已經遷移到云上。 

羅華永所在的中電普華公司是國家電網下屬的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的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是國家電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支撐和保障者,國家電網的這個云平臺就由羅華永所負責的云計算技術事業部(也是云計算實驗室)來建設。

國家電網實戰OpenStack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云計算技術事業部主任羅華永

青睞開源

中電普華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選擇OpenStack的,而在經歷了自己研發、購買商業套件,最后才選擇了開源的OpenStack。 

“我們進行云計算相關研究最開始于2010年,這時候云計算的應用和研究在國內剛剛起步。”羅華永介紹說。

2010年剛開始接手這個項目,羅華永率領團隊先是想完全自主地來研發這個云計算管理調控平臺,但他后來發現完全靠自主研發,項目成本和質量都比較難以保證。特別是限于他們的技術實力,有一些技術難以突破。在遇到這些問題之后,中電普華開始考慮找一些成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后來選擇了一家國際上知名的套裝商業軟件來搭這個云平臺,但效果同樣還是不滿意。 

”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方案跟我們實際的管理流程、與實際的安全需求和底層軟硬件設施兼容性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在定制化開發方面難以解決。兩條路都不通,我們才開始考慮開源。”羅華永表示。 

當時,開源云框架其實不只有OpenStack,還有CloudStack等。不過,在2014年OpenStack的風頭明顯蓋過其他家,而且OpenStack的成熟度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在進行了全面比較,包括社區活躍程度、背后支持廠商、生態以及成本等,最后才選擇了OpenStack。 

對國家電網選擇OpenStack,羅華永認為選擇還是比較正確的。這個選擇給國家電網的云平臺帶來了三大優勢:第一,節省了成本。商業化軟件成本會比較高,很多都是按照License收費的,考慮到國家電網上萬臺服務器的規模,這個成本會很高。第二,實現了自主可控,這也是國家電網非常看重的一點。因為開源項目所有源代碼自己都掌控,這為自主可控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第三,實現了一些功能的定制化開發,特別是一些特別具體的功能需求。比如,國家電網有很多內部管理流程,需要二次開發,同時對監控和信息采集也都有專門的需求。這在商業軟件上是很難實現的。 

多方通力合作 

在國家電網云計算平臺的開發和部署過程中,中電普華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實際上,作為一個開源項目,與商業軟件相比,OpenStack在易用性和功能性上都有差距。九州云在這個時候進入了羅華永的視野。 

羅華永說選九州云是因為這家公司本身的技術實力,“九州云是專業的OpenStack廠商,在OpenStack社區的代碼貢獻率位居前列,成功地部署過眾多OpenStack的云,這些經驗都是我們部署自己的OpenStack云時所需要的。”羅華永說。 

九州云的加入給中電普華吃了一顆定心丸。由于過去的經驗,很多技術難題在九州云的幫助下順利就解決了。比如,由于歷史原因國家電網的IT系統非常龐雜,各個地方的省公司都有一些老設備,而且網絡情況也非常復雜。九州云利用自己在OpenStack方面的知識,與中電普華一起努力,把各個省都有的舊機器都利用起來了。另外,云平臺的一個基本能力是實現應用跨服務器的自由調度,而不同時代的服務器在支持虛擬化的能力上是不同的,這里存在不少技術難題。而CPU顯然英特爾是最了解的。有了英特爾在背后的技術支持,國家電網云計算平臺順利地實現利舊。 

當記者把OpenStack是否成熟這個問題拋給羅華永時,他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說,OpenStack由眾多子項目或者模塊組成,不同的模塊成熟度不同,比如,計算就已經非常成熟。他認為,大多數普通需求OpenStack都能滿足了。他建議,企業上OpenStack就從最成熟的計算模塊開始,然后上存儲和網絡等,逐步實現。 

“伴隨OpenStack的成熟,你的平臺也逐步走向成熟,這就為項目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羅華永表示。 

采訪中羅華永還特別提醒說,“有人宣傳OpenStack,會把省錢作為賣點。在我看來,國家電網建設這個云計算平臺最大的價值不是在于省錢,而是提升整個業務運行的可靠性,或者說高可用。這才是云計算的本質。” 

羅華永強調說,云計算最本質的特性是資源能夠彈性伸縮、故障能夠自愈,有服務器壞了系統能自動檢測到這個故障,然后把業務放在新的服務器上。如果它檢測到現有的資源負載不足以滿足訪問請求時,也會將一些空閑資源加入到集群中。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