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由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專委會、中國科技投資雜志社協辦的“可視計算技術與地理空間信息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專委會會長陳宣慶主持會議,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副主任劉曉明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中央部門、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的40余位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劉曉明副主任在致辭中提出,可視計算是信息表達方式,更是信息分析手段和人機交互的基礎技術過程,持續的可視計算應用需要依賴連續的數據流驅動。可視計算對于推動地理空間信息應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視計算在地理空間信息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助于解決地理空間信息領域海量數據積累后的數據表達、數據分析和數據模擬演示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二是可視計算是提升地理空間信息開發利用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以地理空間信息為紐帶的跨部門信息場景協同應用和綜合化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將有助于提升共享平臺的交換能力、衍生服務能力、提升系統粘著力,提高用戶體驗。三是可視計算應用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加速推動國家信息化整體進程和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業發展。
奧地利虛擬現實可視計算研究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北京吉威時代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星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代表,圍繞虛擬現實可視計算技術應用、氣象綜合觀測可視計算應用、自然資源監測智能化遙感應用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可視計算應用等發表了專題演講。與會人員圍繞可視計算在智慧城市、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智能交通和生態紅線的劃定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展開了熱烈研討與交流。
陳宣慶會長就研討會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他說:各會員單位緊密跟蹤十八大以來的國家地理空間信息應用的熱點問題,構建滿足社會經濟現實需求的技術體系,在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大數據云計算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可謂信息技術發展引領和尖兵的可視計算機技術,日趨成熟和得到了廣泛應用,作為信息領域的管理、研究單位和企業應明確國家導向,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要,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為目標,不斷深入研究可視計算技術在地理空間信息的應用,圍繞扶貧、區域發展、智慧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等敏感問題和熱點問題,構筑技術體系,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

(中國信息協會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專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