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北京時間20日7時0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宣布,其團隊完成“星艦”重型運載火箭第六次試飛發射。
這枚火箭于北京時間20日6時,從墨西哥灣沿岸得克薩斯州南部的一處發射場準時發射升空。
此次試飛的目標之一是讓巨大的超重型助推器像10月份的第五次試飛那樣,被一對機械“筷子”夾住,迅速恢復其發射時的塔架原位。但在飛行幾分鐘以及發出初步的“捕捉”指令后,SpaceX又更新了指令,決定跳過這一復雜的返回操作,而是讓助推器直接濺落在了墨西哥灣。
不過,“星艦”也實現了此次測試的一個重要目標:大約飛行了35分鐘,一臺猛禽火箭發動機首次在太空失重真空環境下點燃。這是未來進行軌道飛行的一個關鍵步驟,它證明“星艦”有能力從軌道上減速脫軌并被帶回地球,而不會變成失控的超大型太空垃圾。
與之前試飛一樣,此次“星艦”并沒有進入軌道,而是按照設計沿亞軌道路徑飛行。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后,飛行器上的襟翼首先引導飛行器進行俯沖;接著,在火箭發動機的幫助下,襟翼又將飛行器引導回類似垂直的姿態;最終,在發射約一小時后,“星艦”落入印度洋。
此次SpaceX沒有在飛船底部的整個區域安裝隔熱瓦,旨在測試次級隔熱材料,這些材料的設計目的是在飛船的隔熱瓦可能發生脫落的情況下,防止高溫熱量直接燒毀火箭的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