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海關是進一步推進海關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實踐上有需求,技術上有支撐,社會上也有期待。目前智慧海關建設已經全面展開,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7月30日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林少濱分享了智慧海關建設成效的三個關鍵詞:安全、便利、高效。
“安全”就是以大數據為支撐,運用智能裝備構建守護國門安全的“智能長城”,精準防范和化解風險。
“我們在機檢查驗作業中,運用‘智能審圖’技術,準確識別進出口單貨不符、夾藏夾帶等風險,有效發現進境‘異寵’等外來物種入侵;我們還精準打擊武器彈藥、毒品和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走私。”林少濱說。
“便利”就是持續優化海關業務流程,實施順勢監管,最大限度便利人員和貨物跨境流動。
林少濱說,海關正在推進“智慧旅檢”,應用一體化智能通道、先期機檢、協運機器人等新型裝備,讓廣大旅客感受到“無感通關”便利。近期,國家放寬免簽政策后,越來越多外國朋友來華旅游,他們在口岸感受到海關的智能通關新體驗后,紛紛點贊。
“高效”就是廣泛應用新技術智能裝備,有效提升風險甄別、監管檢查、涉企服務等海關作業效能。
“我們實行‘智能非侵入式順勢監管’,做到進出口貨物在船舶裝卸或運輸過程中順勢過機,實現‘即過即查’。我們還試點‘遠程屬地查檢’,企業通過與海關遠程連線,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查檢作業。”林少濱說。
他表示,智慧海關的目標是實現“無感通關、智能監管、無事不擾、無處不在”,以智慧海關之“智”服務強國建設之“強”,促進我國外貿的高質量發展。
“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的總目標,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流程優化、信息互通、系統集成,著力加快智慧海關建設進度,既注重穩中求進,也注重突出重點,目標是力爭到2026年建成智慧海關基本框架,到2029年形成智慧海關完整體系。”林少濱說。(記者周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