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83.7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60%,5G用戶數占全國移動通信用戶數50%以上。我國持續推進5G規模化應用,實現5G應用案例數累計超過9.4萬個,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實現規模應用,為全球制造業可持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6月26日在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開幕式上介紹。
“本月恰逢中國5G商用五周年。5G商用五年成果顯著,對全球移動產業的影響前所未有。”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表示,面向2030年,全行業要持續推進5G-A(5G的增強版)的技術增強,持續拓寬5G-A的商業邊界。
日前,5G-A第一版本國際標準R18標準正式凍結,標志著5G產業發展實現又一里程碑,5G-A也將繼續推動數字浪潮滾滾向前。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表示,5G-A已經“在路上”,而中國引領著5G-A發展。比如,中國移動宣布2024年將在300多個城市啟動5G-A商用部署;中國電信通過對三載波聚合、輕量化等新興技術的創新,推動5G-A網絡規模化和場景商業化發展;中國聯通圍繞5G-A六大應用場景,積極開展技術研究與產業推進。
5G-A具有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聯接、內生智能的網絡特征,可以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制造等場景,催生大量新場景、新應用、新模式。
尤其隨著人工智能時代來臨,“AI+5G-A”打開想象空間。汪濤談到,2024年,5G-A商用元年與AI入端元年交匯,將開啟“移動AI時代”。這一時代將帶來三大變革:人機交互變革,交互方式從“觸控交互”走向“全模態交互”,支持自然語言、手勢和情感等多種交互方式;內容生產變革,人們獲取信息將從“檢索內容”走向“AI生成式內容”,信息生產從預制轉變為定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實時服務;移動終端變革,移動終端從智能手機走向“AI助理終端”和“具身智能”,提供全場景的智能入口。
“移動AI時代的多樣化業務對網絡大下行、大上行、低時延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全面擁抱AI,提升網絡運維效率成為當務之急。”汪濤說,因此,要以網興智,打造移動AI時代的堅實底座;以智賦網,全面提升網絡生產力。
目前,全球5G用戶規模已突破18億,運營商已兌現5G第一波紅利。面向消費者,新通話、云手機、裸眼3D等對速率、時延等提出了新要求。面向行業,5G輕量化生態已成熟,無源物聯面向更廣闊市場,車聯對上行提出更高要求,新業態驅動產業升級帶來第二波紅利。
“未來十年是擁抱移動AI時代的十年,是加速走向智能世界的十年,也是5G-A發揮基石作用的十年。”汪濤表示,5G-A可以更好地滿足AI時代的潛在網絡需求,同時,5G-A引入的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全新能力,讓5G深度參與低空經濟、智慧物流等新產業機會。
趙志國提出,下一步要共促技術創新,加快推進5G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系統布局5G輕量化、5G-A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品研發,加快推進商用部署。
他建議,推動5G賦能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有序推動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技術部署應用,更好匹配萬物智聯、高端制造等場景。
為更好發揮5G-A代際能力,推動行業進一步向前,大會期間,華為聯合運營商發布5G-A商用領航計劃,達成六項共識,將攜手從“領航運營商聚力”“打造領航城市”“升級經營模式”“驅動業務創新”“高質量建網”“共推生態繁榮”六個方面共同推動5G-A發展。(記者:崔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