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將通過中央財政資金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支持?支持金額是多少?
《通知》顯示,2024—2026年,兩部門將聚焦重點產業鏈、工業“六基”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以下稱“重點領域”),通過財政綜合獎補方式,分三批次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業,以后年度根據實施情況進一步擴大支持范圍。每家企業連續支持三年,每家企業合計600萬元測算對地方的獎補數額。
中央財政資金將支持重點領域的“小巨人”企業圍繞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下稱“三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夯實企業立身之本;圍繞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以下稱“一強”)提升協作配套能力,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支撐;同時支持地方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賦能,不斷夯實服務體系。
誰可申請?資金落實有哪些要求?
根據《通知》規定,申請企業須為有效期內的“小巨人”企業,且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開發行股票,須提出“三新”“一強”推進計劃(以下稱“推進計劃”)。推進計劃可覆蓋“三新”“一強”單個或多個方面,須分別提出績效目標,投資總額需超過2000萬元。
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統籌考慮企業條件及推進計劃,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統一遴選標準,遴選確定推薦支持的“小巨人”企業。對在上一輪財政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財建〔2021〕2號文)中已獲得支持的“小巨人”企業不再重復支持。
財政部按照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資金安排建議或績效評價結果,按程序安排獎補資金,切塊下達到省級財政部門。每批次獎補資金分兩次下達,實施期初下達50%,實施期末根據績效評價情況下達剩余資金。其中,對推進計劃投資總額未達2000萬元的企業,收回資金;對推進計劃投資總額達2000萬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企業,不再安排剩余資金。 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并向社會公示,避免簡單分配。(記者 朱文婷)